5月30日,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右)在四川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慰问受灾民众。图为马儒沛在询问一户受灾民众的房屋倒塌情况。 中新社发 伊西科 摄
|
5月30日,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右)在四川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慰问受灾民众。图为马儒沛在询问一户受灾民众的房屋倒塌情况。 中新社发 伊西科 摄
|
中新社成都五月三十一日电 题:抗灾显坚韧 人间有大爱
——国侨办副主任马儒沛考察四川地震灾情及灾后重建侧记
作者 黄永莉 伊西科
烈日当空,汽车行驶在一0八国道上,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一行在四川省侨办主任周敏谦等的陪同下,三十日前往四川重灾区考察抗震救灾的情况。
据了解,马儒沛此次主要是为了考察灾情,为海内外侨企捐赠的赈灾资金得到妥善分配做调研,这次考察的重点是学校和医院。
中午十一点三十分,马儒沛首先来到了绵竹体育场灾民安置点。安置点里除了医疗、通讯、邮政、保险服务外,还有服装店、鞋店、救灾便民超市等。
马儒沛与迎面走来例行查看安置点情况的绵竹市常委、副市长陈彦夫不期而遇,两人迅速就绵竹灾区的现状交流起来。陈彦夫介绍,安置点现有受灾民众近九千人,目前有限的简易房屋主要是分配给有家属遇难且目前无房安身的受灾民众。
十二点半,绵竹市城北中学。这里所有的教学楼都是危房。
在谢校长的引导下,马儒沛快速穿过教学楼与退休职工宿舍之间落满碎玻璃的通道,来到教学楼和综合楼中间的花坛边。通道一侧的黑板报栏上,斜挑出的雨檐已扭曲,玻璃落满一地。
马儒沛非常关心学校的伤亡、损失情况,并询问学生何时能复课。绵竹市教育局局长唐建成回答,学校在地震中共遇难十二人,其中一人为老师。学生们已经提前放暑假,两个月假期的整改后,学校将提前开学,让同学们在安全、安心的环境中继续学习。
走出学校大门,记者看到装着金色栏杆的校门上写着“滨河西路一段二百九十四号”,这已是这所学校唯一完好的部分。
下午两点半,汽车开往受灾最重的绵竹市汉旺镇。
与记者记忆里十一天前全国哀悼日的汉旺不同,这里大部分灾民都被疏散到绵竹的灾民安置点,剩下的当地居民和全国各地的救助队伍都已积极投入自救重建。
马儒沛在探访了镇政府后,指着废墟背后那座在地震中下沉几十米的大山,感慨道:“不到灾区,根本想象不到是这样!”
下午三点三十五分,马儒沛一行来到绵阳市安县秀水镇,探访了秀水中心卫生院、秀水综合市场和汉昌小学。
秀水中心卫生院是由三个乡镇医院合成,共有七十二名医护人员。地震当日,他们及时把十三个病人全部安全转移了出去。
综合市场里坍塌的砖头、木料之间,还有不少人在继续卖菜。有些家庭住在塑料布搭成的棚子里,离自家破烂的砖房不过几十米的距离。老百姓见到跟当地干部在一起的马儒沛,纷纷前来询问重建问题,马儒沛说:“相信政府,一定会给你们处理好的!”
他叮嘱民众不要再进到随时可能坍塌的家里去取财物,接着对乡镇干部说,要在损坏严重的地方拉上警戒线,“当心,不麻痹。警惕余震可能带来的危害。”
拥有六百多名学生的汉昌小学原来有两栋老红房子的教学楼和一个操场,现在这一切都需要重建。马儒沛反复仔细询问了建校费用的问题,才离开秀水,继续赶路。
下午五点,绵阳市九洲体育馆。食物发放点前排起了长龙。
一心牵挂着孩子教育问题的马儒沛专程查看了九洲帐篷学校,这是建在澳门同胞捐赠的两个巨大白色帐篷里的学校。孩子们正围成小圈坐在地上,一位年轻得像个高中生般的老师正在教他们唱《明天会更好》。
校长姚定激动地向马儒沛讲述澳门同胞搭建帐篷学校的经过,表示要不负澳门同胞和全国人民的重托,把帐篷学校办好,让孩子们重塑自信和坚强,重新找回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马儒沛连连点头,感叹道:“天灾无情,人间有爱!”马儒沛对姚定校长说:“你们做得很好,你们辛苦了!这真是人间大爱,我看了非常感动!”
夕阳西下,返回成都的路上,记者注意到部分农田里还有人在劳作,不时看见地头田间堆放着收割下来的麦杆。
即使面对余震的威胁,灾区人民选择的还是勇敢面对;即使家园已破,灾区人民选择的还是固守和重建;即使丧亲失友,灾区人民选择的还是正视伤痛、努力生活。
全国人民就是灾区人民的坚强后盾,他们用实际行动和口号标语在灾区人民心里镌刻下一句话,那就是:“我们在一起!”
抗灾显坚韧,人间有大爱!(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