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6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牛年转运,开门见红。包含总额2兆0395亿1300万日元“红包”(定额补贴)在内,日本政府提出的2008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案,在1月27日正式成立。日本政府发放救市“红包”一事终于尘埃落定,在日外国人也在发放对象之列,堪称“百年一遇”。据了解,本次在日中国人可以领取“红包”者约有60多万人,其中18岁以下者约有6万多人、65岁以上者约有1万多人,可得金额估计将超过78亿日元。
针对“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去年10月30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公布了总额达26兆9000万日元的追加经济对策。其主要内容有,向全国所有家庭支付定额“红包”等,每人1万2000日元,并向每位不满18岁的少年儿童及65岁以上的老人多发放8000日元。麻生当时称,“在年内实施和过年后实施的意义大不相同”。可惜日本政府行事总是“好事多磨”,为发红包竟然议论审批了3个月才最终成立。不过,这是在日外国人首次分享日本政府发放的“红包”,如何领取,何时到手,令人关注。
日本总务省日前表示,力争在2008年度内(09年3月底前)发放“红包”。据悉,总务省于1月23日向各都道府县和政令指定都市发出通知,要求敦促外国人到居住等地的市区町村进行登记,让在日外国人都知道可以领取“红包”一事。总务省已要求各地方政府做好邮寄申请表的准备。
日本总务省发出的通知内,附有针对外国人使用的英语、中文、葡萄牙语等文书。通知书部分原文如下:“致在日生活的各位外国人,日本政府正在计划支付定额补贴(红包)。请注意这种定额补贴,请于基准日期(2月1日为准)前,去您所在的市区町村登录”。该“红包”将以家庭为单位发放,凡2月1日以后在日本各市区町村登记的外国人,不能享受该“红包”。
按规定,“红包”领取人的在籍登录期限以2009年2月1日为准,平均每人可获1万2000日元。1990年2月2日以后出生的18岁以下者,以及1944年2月2日以前出生的65岁以上者,每人多发放8000日元。2009年2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将不享受“红包”。如果单纯计算,每户四口之家可得到4万8000日元;如果家有儿童和老人,每户拥有2个18岁以下子女的标准四口之家,可以领到6万4000日元。
对于在日外国人,除去非法滞留和旅游、探亲等短期滞留者,在今年2月1日前已经进行外国人登记的人都可领取“红包”。据法务省统计,包括在日韩国人和朝鲜人、永住者、定居者、日裔,以及留学生和研修生等约215万在日外国人可以享受“红包”。在日中国人可以享受“红包”者约有60多万人,其中18岁以下者约有6万多人、65岁以上者约有1万多人。
外国人如何领取定额补贴呢?总务省提出的手续范例显示,地方政府将向各户主邮寄申请表,为防止在办公点领取“红包”造成混乱,发放方式原则上采取银行转账。具体手续:户主需要在申请表内填写银行账户,附上外国人登录证等可确认本人身份的材料后寄回;也可以直接向所在地方政府提出申请表。提交申请表后数日,该家庭应得补贴金额会被转至户主银行账户。如果出现没有银行账户等特殊情况,本人可以在各地方政府的办公点提交申请表,确认身份之后,可以在当场领取现金。
日本政府虽然通过了发放“红包”的相关政策,但是预定在08财政年度内统一发放计划恐怕难以实现。麻生首相1月8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称,“希望能在08财政年内开始发放,但对所有市町村能否全部发放怀有疑问。”如何向遭裁员而居无定所的人们支付定额补贴等大量问题尚未解决,不少地方政府对是否应发放“红包”一事本身也存在质疑。
记者日前采访了日本首个超过万人登录的华人社区——东京都江户川区。江户川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年度末是一年里最忙的季节,各种各样的年终报表等业务都让人喘不过气来,要在08财年内统一发放“红包”,实际难度太大,各自治体对此都很头疼,恐怕会造成很大混乱。
江户川区虽然不是东京都最大的区,但是居住人口年年递增。截至今年1月1日,区内生活的外国人为2万4589人,其中中国人为1万0476人,是日本自治体内居住中国人最多的社区。江户川区的担当者表示,为了防止双重领取及提高业务效率,仅仅以日本住民基本台账及在住外国人登记簿为基准,制作发放“红包”的新系统就需要花费约2个月时间。此外,2月2日以后死亡的人怎么办?外国人在2月2日以后归国或者移居第三国又怎么办?
政府对此还没有明确答复。“红包”何时能够到手,尚是未知数。
日本政府终于准备发放“红包”了,在日华人对此褒贬不一。华人主妇姜秀莲说,他们家从去年年底开始等,本来希望拿“红包”给小孩买2008年圣诞礼物,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2009年,牛年春节的压岁钱还是自掏腰包。在日本大企业就职的张勇康表示,发“红包”这事儿,不要太认真,什么时候拿到手无所谓,也不用太感激涕零。要知道,那都是大家的税金,应该说是政府把税金还了一点点给老百姓而已。许多外国人“黑户口”也照样纳税,可是这次却没有份享受“红包”,令人心酸。(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