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侨胞评出十项“印象最深的救灾行动和成果”
2008年06月14日 0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五月十六日抵达地震重灾区绵阳北川查看灾情,并慰问参加抢险救灾部队指战员和受灾群众。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中新网6月14日电 一个月来,汶川大地震始终是在日华人华侨牵心倾情的焦点。《日本新华侨报》近日以“你对抗震救灾的印象”为题对100名侨胞进行的调查显示,政府信息高度公开透明、举国哀悼死难者等是人们“印象最深的救灾行动和成果”。97%的被调查者认为,危难之时最显国家本色、民族底蕴,中国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的快捷、有序、开放和深沉的人道精神,万众一心、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短时间内取得抗震救灾阶段性重大胜利,无论从哪方面来衡量,都堪称“世界救灾史上的一个范例”。
根据调查中受称赞和肯定的程度排列,在华侨华人眼中“印象最深的10项救灾行动和成果”依次是:1、灾情信息公开透明,媒体“实况直播”;2、设立首次哀悼日,向死难者致哀;3、国家领导人赶赴灾区,确立抢救生命为救灾第一要务;4、全国动员,全民救援,志愿者大规模参与;5、全社会献爱心捐全捐物创历史高峰;6、出动陆海空军救灾,并大规模实施空降空运,显示“人民军队”英雄本色。7、首次允许多个国际救援、医疗队入境救灾;8、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影响到几十万人的潜在灾难;9、首次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自然灾害遇难者家属精神抚慰金,并公开灾民每日补助和口粮标准;10、凝聚举国之力,迅速推出灾后重建计划。
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张先生说,“虽然震灾是一场深重悲剧和挑战,但中国政府和人民危难时刻显身手,把危机化作一次表现民族精神,展现国家形象的契机,连获加分。”他指出,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政府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切。从珍爱生命、人道关怀出发,一项项救灾举措和救援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一个以人为本、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万众一心、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具有强大号召力动员力组织力的国家。“海外华侨华人也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已由救灾赈灾转向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在日华人华侨的关注点开始聚焦“变苦难为财富”的问题。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的调查中,许多侨胞表示,虽然震灾打乱了北京奥运的筹备氛围,但带来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感悟,未来若能把握好这些宝贵资源,并使之成为中国进步的新动力,对中国长远发展具有正面意义。
他们指出,一些“印象最深的救灾行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救灾的“临时性”,更需要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常态化”。其中大家比较看重的是,一是政府走向公开透明和改革的趋势;二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命为本,生命的尊严和代价高于一切;三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民众的善良人性、人道情怀。使更多“文明因子”、“普世情感”和“民族本色”激发为一种“制度动力”,可望塑造现代中国的形象,也让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真实的中国”。
【编辑:王海波】
相 关 报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