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7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马来西亚华裔先贤早期飘洋过海南下,历尽千辛万苦才踏上马来半岛的登嘉楼土地,默默耕耘为往后数百年的家业奠下扎实根基。
虽说哪个籍贯先人最先在此登陆,只可追溯到仅有两三百年历史的传述及史料根据,不过从史迹上看,不难发现在登州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有者已达九、十代长远历史。
福建人居多
史册记载,早在清朝(1644至1911年)300多年前,便开始有福建人前来大马登州拓荒的传说,较后在乾隆年间(1736年)开始迄今250余年内,仍陆续来此地扎根。
据本地一些福建人族谱及家传故事,福建八闽人士梯航南来相信已有数百年,大批移民登嘉楼则是在明末清初之后。
早期的登嘉楼华人以福建人占多数,也许是当初人口最多的华裔籍贯,而早期较有地位权势的华人,如甲必丹和老爹,皆清一色为闽南人。
由于最早期靠海与河陆,华人在瓜拉登嘉楼选择聚居登嘉楼河口上游的峇峇村,也是今日的甘榜迪洛及浮罗巴比一带,后期逐渐迁移至河口地带如三叉路或旧海关,才白手兴建今日瓜登唐人街的前身——中国街,时至今日,依然可见许多沿街林立、古色古香古代建筑物及珍贵历史遗迹。
目前,唐人街众多居民中,仍有许多是福建人后裔。
古建筑改建燕屋
沿着唐人街游走观赏,不难发现许多建筑物的屋宇、横梁、墙壁或屋檐上,都刻画着精美花纹和飞禽走兽等肖像,有的大门口前有道古意盎然的大扇门,门板或窗门上还刻有吉祥词句。
令人惋惜的是,目前许多难能可贵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已被改建成燕屋,一些甚至因时日久远年久失修而濒临没落,被拓荒者后裔拆除重建。
纽约的世界古迹基金会于1998年,鉴定唐人街为世界上其中一处最具历史价值的遗迹,并拨出5万美元(当时约20万林吉特)供登州政府展开妥善保存及维修等工作。
登州政府已把唐人街进一步开拓登州旅游景点重点区,积极展开清洁、维修和改善基设等工作,并鼓励屋主为油漆斑剥、充满古早味的建筑物外墙重新染上色彩,以“唤醒”这条“沉睡”多年的老街。
登州政府有意展开发展唐人街计划,拟将这条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街道,发展成集时代感与休闲功能的古迹旅游景点。
当局计划拆除部分坐落瓜登唐人街后部的非法扩建建筑物,以落实耗资上亿林吉特的开辟第二条唐人街道路,以及提升瓜登排污系统计划。
屋身经过加长扩建成为河上建筑物,是唐人街古早特长建筑物,屋身长达90呎的特色,或将随着发展计划而从此消声匿迹。
目前唐人街后部沿河一带,进行中的人造沙岛发展计划,已阻挡居民放眼登嘉楼河河口景观,居民对于将兴建在建筑物及沙岛之间的第二条唐人街道路,也是具有特色的河畔道路计划,仍抱持观望态度。(黄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