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人们日常生活使用配给券,大街上跑着锈迹斑斑的上世纪50年代的雪佛兰出租车。然而,市场经济却在一条不长的步行街上茁壮生长。
在这条街上,10来家中餐馆正忙忙碌碌地做着生意,为客人端出五香肉丝面、炒饭和香酥鸭,人们边吃边饮用古巴啤酒或莫吉托酒,头顶是高高悬挂的纸制龙和红灯笼。
10年前,哈瓦那的中国城获准经营个体餐馆。这是古巴政府为振兴这个一度充满活力的街区而出台的一个举措。从这个热闹的地段,人们能一瞥古巴的街头企业文化。
或许,有朝一日古巴也会采纳这种不会改变社会主义色彩的做法,就像中国那样。
“我刚来时,这条街空荡荡的。现在,到处洋溢着中国味,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国家。”66岁的陶锦荣(音译)说。他在1995年从上海来到这里,那年卡斯特罗第一次访问中国。
“政府对我们不闻不问。我觉得这是一种试验。古巴可以在其他地方做这种试验,也可以让我们关门,一切都是政府说了算。”他坐在其经营的“天坛饭店”里,呷了一口茉莉花茶说。
古巴经济90%由国家控制,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导致援助终止后,古巴政府发放了少量自主创业的执照,允许普通人摆书摊或经营家庭饭馆之类的小生意。
19世纪中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入古巴。在奴隶制废除后,他们到当地甘蔗园里当工人。其中大部分人留了下来,与古巴人通婚,移居到首都哈瓦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多中国人来到古巴,把中国城变成了一个面馆、洗衣店、发廊混杂的场所。
哈瓦那的中国城在其鼎盛时期住有10多万中国人。但在1968年卡斯特罗取缔小企业后,大多数人都离开去了美国。中国城有一份薄薄的中文报——《光华报》,它由一家百年老社发行,发行量仅有600份。
不过,这里到处可见来自中国的电视机和冰箱,如今生活在这里的3000名古巴籍华人以及古巴与中国间的贸易关系,使得部分中国文化得以在这里延续。由于游客、政府官员和外交官的光顾,中国城又变得繁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