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旅西华人开始冷静下来,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次经济危机,寻找抢占商机、介入市场的最佳良机。有相当一部分精明胆大的侨胞巧妙利用危机寻找合适的突破口,积极介入以前华人很少涉足的领域,或“旧为新用”,为华人在危机中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危机下新行业的崛起
LINA小姐是温州籍侨胞,生长于一个中医世家。她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在医疗圈里摸爬滚打,而是用医学作为食品的辅助手段,开设了一家药膳滋补房。
正如LINA自己说的,如果单纯靠所谓的“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来介入市场的话,不可能包治百病,活动空间小,这个圈子竞争又异常激烈、麻烦多多;各种繁琐的手续、各类“无厘头”的顾客患者也给医生增加很大的负担。所以说要“活学活用”,把医疗手段作为辅助,通过药膳食品带给人们健康和快乐,最后行业轨道则会越走越宽。
不难看出,目前的经济危机对华人产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也是新行业日渐隆起的绝佳契机。据记者了解,除了药膳这个新门类之外,像摩托车修理行、废品回收等行业也逐渐走进了华人的圈子。
浙江侨胞老陈住在TETUAN附近,在国内有汽配维修经验的他在西班牙依然干着自己的老本行。老陈租了一个临街住家,里面放满了关于配件维修方面的各种零件和仪器,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这种“山寨维修店”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对于老外来说,方便即可,自然也就不问一二了。
“中国人的生意绝对不做,有人看你眼红了会告发你,有人还会没事找事的变相勒索,所以我现在就接老外的生意,他们不讲价,也不看我的证件,只要帮他们弄好了就行。”老陈如是说。
据老陈自己讲,八年前他到了西班牙就做餐馆,自己还开过食品店,但是亏了不少钱。只有这个半掩式的“摩托车维修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每月干好了可以有2000块钱进帐。“自己开车去专业店买配件,然后在家里给老外维修,虽然累一点,但是总比打工强。
“活用驾照”提升自身价值
“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这是青岛籍大厨刘波近来最朗朗上口的话,“不过,我也觉得越是这个时候,很多人的附加值才更能体现出来!”
2007年初,刘波拿到了西班牙驾照,曾经在FUENLABRADA为一箱包行老板开车,因为经济危机,箱包行倒闭,刘波又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大厨。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刘波的驾照给他的大厨工作增色不少。他工作的餐馆在工业区,每天中午营业高峰在3点左右,由于老板年岁大了,身边的亲戚又不多,于是刘波除了大厨工作外,还兼职成了老板上货的司机。
“餐馆的用料很多都是送货上门的,但是我们除了普通的中餐外,还外带西班牙式的酒吧,老板说,叫酒吧的货成本很高,所以每周三和周六我就开车带老板去郊区的MATRO超市自己选购,那里的东西非常便宜。”
刘波大厨干得不错,还能帮助分担运输工作,所以老板对他青睐有加,短短的三个月已经连续涨了两次工资,平时赶上二厨休息的时候,他还能自己备菜料,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同样,东北侨胞老成也是用驾照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仓库理货员,除了本职工作外,他在业余时间还弄一份配送货物的工作:他下班后回到住家,开着自己的小货车到一些华人食品店中招揽生意。
“很多食品店老板觉得自己去拉货很累,不如叫货,但是我知道在PRINCIPE PIO有一家老外的食品批发仓库,那里的东西比食品公司送上门的要便宜许多,所以我就自己跑业务,把这个情况告诉食品店店主,我帮他们买货送上门,依据路程收取一定的佣金,每个月至少能多赚三、四百欧元。”老成谈到这里,得意洋洋。
“旧为新用”——部分华商的经营革命
A餐馆:除了普通的中国菜外,该餐馆推出了“每周一菜”,并以BUFFET的形式推出。在堂中设置卖台,按照老幼收取不同的价格后随便享用。这样的话,一些在经济危机中不愿花钱吃点餐的人又回过头来光顾普通的中国餐馆了,除了点菜外,这些“每周一菜”量大、实惠、味美,也给餐馆添加额外的收入和人气。
B百元店:除了自己经营之外,还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抄底:将周围一些经营不善的老外百元店买下来,通过出售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在附近街区赢得了市场,该老板曾经学过企业管理课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按照中国国内“联合利华”的方法进行了拓展。(联合利华旗下拥有海飞丝、飘柔等一系列洗发水品牌,在范围内进行自我竞争,从而使得市场占有率大大增加)。
C食品店:这家食品店一直苦于无法拿到“酒证”,为了扭转利润下降的局面,老板开始把目光放到了“现做现卖”方面:把隔壁LOCAL租下来,打通后经营面包房生意,雇佣当地面包师,又申请了一些特殊经营许可,诸如:现烤栗子等。很多周围居民为了买到新出炉的食品前来光顾这家华人食品店,于是,其他食品的销售量也随之增加。(沐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