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2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华裔女童邹奇奇曾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3岁开始阅读各种书籍,6岁时开始用笔记本电脑写作,8岁时出版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11岁与姐姐邹希希合作出版诗歌集《飞扬的手指》。邹奇奇也被美国广播公司誉为“美国文坛小巨人”。
12岁 桃李满天下
被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美国文坛小巨人”时,她不到八岁。站在TED、西雅图绿色节(Green Festival)主讲台上侃侃而谈大人能从孩子那里学到什么时,她只有12岁。这个有着一半华裔血统的女孩邹奇奇(Adora Svitak)屡屡让世人惊讶,小小的人儿怎么会对从写作,到教育、政治、经济、宗教、环保、女权这么多大话题持有自己的主张?
邹奇奇的家位于雷德蒙市(Redmond,该市与西雅图毗邻,是微软总部所在城市)一栋不起眼的平房里。记者在她妈妈邹灿的引导下来到地下室,远远就听见奇奇的声音,邹灿告诉记者奇奇在给学生上写作课。看到奇奇时,她正站在一幅投影屏幕前,对着个大电视机严肃地说着话。借助远程视频等高科技,12岁的奇奇在家中,为世界各地的人讲授写作技法。她的学生从5岁到50岁,从美国到加拿大、英国,说是“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
奇奇第一次走入公众的视野,是因为七岁的时候,即2005年出版了一本12万字的作品《飞扬的手指》(Flying Figners),书中多是她创作的童话等等,然而故事中所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元素却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个儿童作家。经由CNN、ABC、NBC、《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等媒体的挖掘,人们更是了解到奇奇的“奇”:三岁开始自己阅读,四岁尝试创作,六岁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写作;她每分钟可以写80到112个字,每天都要读两三本书,每年要写超过33万字。
远远超越同龄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成就了邹奇奇的与众不同,但和很多天才儿童的昙花一现相比,奇奇却在更多的领域展现自己的“天才”,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天才”。她开堂授课,把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更多人分享。奇奇自己独立备课,一张张颇具专业水准却又不失童趣的演示文稿让她的讲课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她说自己很享受给人上课的感觉,“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就像是体育项目那样令人兴奋,所不同的只是更加学术性”。
奇奇上课不是一个12岁的孩童在玩“家家酒”,她是受邀上课,他人会支付其课时费。经过300多场视频或现场授课的锤炼,奇奇已是一个资深老师;在设想自己未来的时候,她直言教育领域的职业会是自己的首选,无论是教师,还是联邦教育部长。
大人应向孩子学习
12岁的邹奇奇登上LED演讲台演讲一开始就似乎要对平时被人看低而愤愤不平。她特别不喜欢小孩子气这个词,想想看,当别人说你小孩子气的时候,那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吗?但在邹奇奇看来,恰恰是那些最瞧不起小孩的大人更需要向孩子学习。那么孩子身上有什么值得大人学的呢?
有些孩子曾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那些做出改变世界的举动的也可以是小孩。比如安妮·弗兰克就是最好的例子。大人往往会说小孩子思想单纯,甚至是常常责怪小孩子,认为他们不能理性的思考。但邹奇奇指出,也许恰恰是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思维,才是现今社会最需要的。很多人有非常不错的想法,但往往因为一些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局限,而不能迈出实际的行动。但小孩子则往往毫无畏惧,他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个他们渴望的未来,并且为了追逐那个梦想,想做就做,这也许确实值得大孩子学习学习。
邹奇奇还举了一个小孩子做玻璃模型的例子,来说明孩子的无限创造力。华盛顿有一家博物馆专门为小孩子搞了一个创造力大赛,孩子只需把他们心中想象到的形象通过画笔或其他工具画出来,而后玻璃师傅就会帮助他们把那种形状的玻璃吹出来。你看看那些精彩的作品,就能明白孩子想象力多么丰富。
参与互动(0) | 【编辑:陆春艳】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