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对抗"BBC 新加坡华人给英国和中国"挑刺"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两度"对抗"BBC 新加坡华人给英国和中国"挑刺"
2010年05月17日 11: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马华卿会把一些活动盛况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上载到网上。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现就读于新加坡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马华卿在11岁那年来新加坡读书,掌握了通晓双语、又熟悉中国情况的双重优势。2008年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期间,马华卿对英国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予以纠正,引发舆论声势,最终迫使BBC道歉。去年底回成都探亲期间,马华卿也给家乡的英文挑错,其举动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当地今年初还兴起一场英文纠错行动。

  在新加坡读书的体验,也激发了他了解世界,服务社会的愿望。来临的8月青奥运,身为永久居民的马华卿就是志愿者之一。

  “终于选上了2010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志愿者!今年8月青奥会期间,我将从事青年中文翻译一职……”当19岁的永久居民马华卿获悉自己顺利入选2010年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志愿者时,他兴奋地用自己可以想到的一切方法,把这个好消息昭告天下。

  马华卿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激动地说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我还不满18周岁,无法申请。这次成功申请首届青奥会志愿者,算是了却一个心愿!”

  现就读于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马华卿将于今年11月参加‘A’水准会考,但他丝毫不觉得做青奥会志愿者会影响自己的学业。“只要合理分配时间,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只会对我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起到促进作用。”他自信地说。

  远在中国成都的奶奶、爸爸及陪他在新加坡读书的妈妈都非常支持他,这也让马华卿心里格外高兴。

  马华卿能够在频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学习之余,他给自己安排了诸多工作:利用假期给家乡的一些媒体做特派员;创建网站宣传成都和重庆。

  最特别的是,马华卿发挥熟悉中国情况,熟练掌握英语的双重优势,既对英国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予以纠正,也对中国的公共场所使用的错误英文“挑刺儿”。最轰动的,要数2008年他发现英国BBC报道错误,发起舆论声势,最终迫使BBC道歉一事。

  选修马来语和异族同学沟通

  马华卿11岁那年,在母亲陈瑛的陪伴下,来新加坡读书。他回忆说:“我是拿母亲买断工龄的7万块人民币,通过中介,来新加坡求学的。初来乍到,觉得一切都很陌生。”

  当时,他就读于育能小学四年级,虽然临来之前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但刚进入新学校时,英语也只是勉强能听懂,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还有障碍。两个月后,他才完全适应了新的学习和生活。

  渐渐地,他在新加坡的求学生活变得如鱼得水。从2005年起,马华卿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还选修了马来文,现在他可以用马来语跟异族同学沟通。他说:“在中国读书期间,书本上的知识学得扎实,但在新加坡我学得更为广泛,想法和看法也更加多元,并能学以致用。”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