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留香五洲 中华文化余音不穷(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四海同春”留香五洲 中华文化余音不穷(图)
2010年03月09日 0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3月5日,由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率领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在芝加哥大剧院举办今年在美的最后一场演出,受到近四千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新社发 张大卫 摄


 

    当地时间3月5日,由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率领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在芝加哥大剧院举办今年在美的最后一场演出,受到近四千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新社发 张大卫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四海同春”留香五洲 中华文化余音不穷

  作者 南若然

  当地时间3月7日晚,2010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春节文化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在多伦多激情上演,在收获无数欢声笑语和雷鸣般掌声之后,此次中华文化之旅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虎年春节,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系列文化活动,为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侨胞呈上了数十场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盛宴,其强大的演员阵容、高水平的演出质量,在华侨华人及各国主流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华夏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联系海外侨胞和祖(籍)国之间的重要纽带。“四海同春”艺术团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出,及时雨一般抚慰了侨胞的思乡之情,满足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精神需求,媒体称之为“海外华人的‘心灵鸡汤’”。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曾说,“如果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没有任何了解,也不懂得中文,很难想象他们对故乡还会怀有一份真挚的感情。”

  “四海同春”艺术团汇聚了阎维文、殷秀梅、杨洪基、黄宏等中国顶尖歌唱家和演员,通过歌舞等表现形式,演绎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被侨胞们誉为“最期待的演出”。就如多次参加赴海外演出活动的阎维文所说,“每次演出都能深深感受到海外观众对于中华文化和艺术的渴求。”

  艺术团所到之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美国费城、比利时布鲁塞尔、日本名古屋、巴拿马巴拿马城……华侨华人扶老携幼、蜂拥而至观看演出,以空前的热情欢迎祖国的艺术家,演出之前一票难求,演出之中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又久久不离。

  带着5岁的孩子观看演出的阿根廷华侨林惠玉说,来阿根廷已16年,每年的春节都是在家里和亲戚朋友一起吃年夜饭度过的。而今年不同了,“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带来的表演让春节更有“年味”,让海外侨胞们仿佛看到了一场春晚,更有“家就在身边”的感觉。

  新西兰侨胞在欢送“四海同春”赴大洋洲艺术团时赋诗一首,道出了海外游子观看演出的内心悸动:“故乡的百灵唱出了母亲的疼爱,云滇的孔雀舞出了亲人的关怀,绚丽的服饰诠释着民族的复兴,优美的乐曲诉说着祖国的期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成为时代的趋势。文化上的往来、沟通和交流,对于消除有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各族裔之间的隔阂,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十分重要。

  “四海同春”发挥了中华文化载体的作用,“外国友人可以通过中国的歌舞表演了解中国,通过‘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活动,了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和平、积极向上的性格”。

  慕名观看“四海同春”演出的当地群众,对绚丽优美的中国民族歌舞赞不绝口。很多人表示,通过来自中国的演出,对中华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强烈兴趣。

  在布鲁塞尔的演出中,一位比利时年轻人不时站起身发出喝彩,他说,“看得出,每个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都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表现出活力和对未来的信心。这让我产生了到中国去看看的愿望”。

  名古屋一场演出时,日本观众接近三分之一,他们很多人都是经由身边华侨华人朋友介绍,或在媒体上看到宣传后,慕名而来购票欣赏中华文化艺术的。

  多位政要也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发来贺词贺信。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贺信中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春节文化活动是一场中国音乐盛宴。该演出有助推动中华文化更广泛地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中,并充实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增强了澳大利亚同中国的文化纽带。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出发前,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即表示,希望“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能够促进世界不同文化和谐共生,不同族群和睦相融,让世界人民共同分享春节的欢乐吉祥。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