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新移民创办首家华族戏曲博物馆(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新加坡华人新移民创办首家华族戏曲博物馆(图)(2)
2009年11月16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取名“文化绿周”的文化活动,要打造成一个富有本地特色的“戏曲茶座”。(卞汇滨提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开锣》激发创办博物馆的念头

  发布会当天,200多名来自不同剧种的本地戏曲人齐聚一堂。汇滨回忆道:“这样的场面在新加坡难得一见。一位戏曲界前辈甚至开玩笑说,也只有你们新移民可以做到这样。”

  《开锣》一片不仅反映了戏曲艺术在新加坡的现状,也探讨了戏曲艺术的未来:有人认为华族戏曲大有希望,也有人表示不乐观,认为它正走向没落。而这一争论激发了汇滨的思考:“探讨未来,怎么可以不去研究它的历史呢?”而本地缺少的,不恰恰是一个能综合反映华族戏曲百年历史的博物馆吗?

  从那之后,汇滨心里就装了这样一个念头。

  他的想法得到新加坡本地多家剧社的支持,纷纷捐出各自珍藏的、具有纪念价值的照片、文献和实物等。去年11月,“新加坡华族戏曲博物馆”正式注册成立。之后,汇滨用了近一年时间寻找合适的地点,最后,他选择了坎大哈街(Kandahar Street)靠近苏丹王宫(现为马来传统文化馆)的一间三层楼店屋。

  汇滨说:“我的概念是把它做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游客从中了解本地华族戏曲的发展史,认识本地的戏曲团体、戏曲文化,进而深入了解新加坡。”这也是他把博物馆设在旅游区的主要原因。

  “当然,我们也希望这里成为在校中小学生的必到之地,让后代知道前辈艺术追求者是面对怎样的艰辛,将华族戏曲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希望这里成为本地戏曲人相互交流、切磋的一个平台。”

  华族戏曲在新加坡已有百年历史。为综合反映戏曲艺术的这段发展史,全面展示本地七大剧种、20多家剧社的过去和现状,一对新移民艺术家以每月近万元的租金,自费创办了本地首家华族戏曲博物馆,并希望民间收藏者把与戏曲有关的史料及物品捐献给戏曲博物馆。

  最重要的是如何生存

  目前,二楼的博物馆还在装修中,一楼的茶座已先行开张了。汇滨坦白地说:“压力很大!单租金和水电杂费,每月将近1万元。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扩大收入,维持收支平衡。除了博物馆开幕后的门票收入外,我希望楼下的茶座也能带来一些稳定收入。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生存下去。”

  打造富本地特色的“戏曲茶座”

  茶座上个月开张后,配合戏曲博物馆的定位,汇滨联络了戏曲界、文化界的朋友,推出一系列讲座和戏剧分享会等,他的目标是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富有本地特色的“戏曲茶座”。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取名“文化绿周”、每周至少一次的文化活动,目前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

  他说:“这个茶座还可以扮演更多角色。我们会为各个剧社代售演出门票,可以借给剧社或主办单位举行发布会,这里也是戏曲人和戏曲爱好者谈戏、说戏、唱戏的好地方。”

  博物馆开幕后,汇滨打算推出“天天免费”的参观活动,把每天傍晚6至7点固定为免费时段,希望吸引本地人,尤其是年轻的上班族,来戏曲博物馆参观。他说:“我认为这是博物馆应该担负的教育责任。”

  目前,博物馆得到本地剧社的大力支持,收藏了很多由他们提供的珍贵展品。汇滨也呼吁,希望民间收藏者也能把与戏曲有关的史料及物品,捐献给戏曲博物馆,馆方将颁发感谢状予以表彰。(李叶明)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