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新移民创办首家华族戏曲博物馆(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新加坡华人新移民创办首家华族戏曲博物馆(图)
2009年11月16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卞汇滨和妻子黄平以每月近万元的租金,自费创办了本地首家华族戏曲博物馆,希望民间收藏者也能捐献与戏曲有关的史料及物品。(李叶明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卞汇滨(45岁)和妻子黄平(44岁),1978年分别从大连和青岛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进入戏曲音乐系和戏曲表演系学习。毕业后,两人双双留校,进入戏曲学院实验剧团,参与演出的同时,也在戏曲学院任教。

  1990年,卞汇滨第一次来新,在虎豹别墅演出,对狮城留下美好的印象。两年后,夫妻俩又先后来狮城参与表演。黄平回忆说:“新加坡很干净、很漂亮。其实,他这个人特别怕热,”黄平指了指汇滨,“可是到这里来,觉得还行,好像没那么热,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总之,我俩感觉都特别好。”

  就这样,1995年,卞汇滨夫妇受“艺术之家”邀请来新加坡工作,转眼已过了15个春秋。目前,两人都是新加坡公民。

  跨剧种教课 打破樊篱

  黄平是学表演的,也是教表演的。她还是一名专攻花旦和刀马旦的专业京剧演员。不过,本地的演出机会并不多,黄平来新后一直以教课为主。

  她说:“新加坡学戏曲的大多是乐龄人士和学生。我教过的人当中,最大的76岁,最小的才4岁,这样的年龄跨度,恐怕只有在新加坡才能碰到。”

  除了教启蒙班和普及班,黄平也受多个不同剧种的表演团体之邀,去各个剧社给他们的演员传授表演技艺,从广东戏、黄梅戏,到芗剧、潮剧、越剧等等,她几乎都教过了。

  黄平说:“主要是教身段和基本功。京剧和地方戏是相通的,在戏曲学院,不管学哪一种戏,都一定会学昆剧,我们学京剧的也一样,昆剧是基础。虽然各个剧种的唱腔和剧目各不相同,但从舞台表演的角度来看,基本功是一样的,艺术的标准是一致的。”

  汇滨补充说:“正是由于经常跨剧种教学,她无形中打破了本地习以为常的,各剧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樊篱。”他们跟不同剧种的多家剧社建立了良好关系,黄平甚至还受邀客串过其他地方戏的演出。

  创办影视公司 制作地道戏曲卡拉OK

  1997年,来新加坡两年后,卞汇滨转行,加入本地嘉华影视公司,参与拍摄和制作了大量卡拉OK碟片。

  毕业自戏曲音乐系、担任专业演出伴奏的汇滨,其实早在1990年就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毕业后在北京还拍过三年电影,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是个横跨戏曲和摄影的复合型人才。

  在对本地的市场和运作模式有了一定了解后,汇滨创办了“合田影视制作”,其间利用自己在戏曲方面的专长,先后拍摄了三集华族戏曲卡拉OK。“那是首个完全由本地剧团自演自唱的戏曲卡拉OK系列,地地道道的本土作品。”

  此外,汇滨还有一个得意之作,就是他拍摄、反映本地华族戏曲现状的纪录片《开锣》。2002年9月,《开锣》的发布会被列为第九届华族文化节的活动之一,在南洋艺术学院举行。

  谈到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汇滨说:“因为长期置身其中,我更能体会新加坡本地戏曲人对于华族戏曲的那份执著和追求。”

  他说:“这里的表演者大多是业余的,往往要下更大的功夫,还要兼顾筹款、票务等许多工作。他们完全靠自己,靠民间的力量,把华族戏曲从街边戏、搭棚演出,一步一步带进了艺术的殿堂。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用镜头为新加坡留下这些感人的故事。”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