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分组讨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传媒领军人纷纷建言,共谋华文媒体发展。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中新社上海九月二十日电 题:华媒老总“头脑风暴” 热议中国“影像”如何影响世界
宗晨亮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新疆“七·五”事件……近年来一系列重大事件,使中国连续成为世界传媒关注焦点。然而西方镜头下的中国却屡有“失真”,中西方媒体对同一事件的解读往往南辕北辙。如何避免“鸡同鸭讲”的局面,中国“影像”怎样有效影响西方社会?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近百位海外华文电视媒体高层人士申城激起“头脑风暴”,纵论华文媒体的“影像话语权”。
以开放心态回应偏见
“西方电视台近年来对中国的关注不断增加,但是西方媒体的报道有一定的模式,他们习惯于按照固有的态度解读中国,”温哥华多元文化电视台制片人丁果认为,“对于这种偏见,我们与其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还不如用一个开放、从容的心态去应对,所取得的效果会好得多。”丁果以新疆“七·五”事件为例指出,中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允许西方媒体进入新疆采访,这种从容的态度本身就是对于偏见最好的反击。
此外,丁果还为华文电视媒体提高影响力支了三招:“首先,媒体一定要视公信力为生命;其次,华文媒体要积极地帮助中西方交流;最后,从民间的角度构建中国的软实力,是一个让西方认识中国的捷径。”
以亲和力打动西方观众
德国明斯特电视台长期通过德语电视节目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多年的职业经验令该电视台中国部主任周俊相信,亲和力是打动西方观众最好的途径。
“长期以来,德国人普遍不了解中国,我们也为如何有效地报道中国颇费思量。二00四,我们决定讲述一个生活在中国八年的德国酿酒师的故事,从这位德国人的亲身经历看中国,结果节目在德国大受欢迎,传播效果很好。”周俊介绍道。
她表示,不避讳问题会让西方更易于接受中国。二00五年,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接受明斯特电视台采访时,曾坦承武汉的环境保护存在问题。“西方人看待问题倾向于同时看到‘硬币的两面’,因此中国官员如果能够直面问题,会极大提高德国观众对中国的认同。”
以多语传播影响西方舆论
西藏“三·一四”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曾发起猛烈的舆论攻势。针对此一情形,在美华文媒体今日世界电视公司随后播放了一部介绍西藏农奴制度的英文电视片,片子播出后反响强烈。电视台接到了上千个美国观众的来电,不少人甚至“质问”电视台,“为什么不早点播放这部片子?让我们了解到这段西藏历史。”
该电视台董事长黄杰平表示,华文媒体难以在西方赢得话语权,和中文这种传播载体的局限有关。他呼吁,华文媒体应当积极拓展多语种的传播手段,主动影响当地主流人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