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初期,日本人对日本在世界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定位不清,“日美欧三极论”一度占据日本战略选择的主流地位。但经过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较量,日本对自己的实际地位和利益作了重新界定。日本基本上放弃了构筑“日美欧三极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大国路线,在“美国霸权稳定论”和“日美主导东亚论”的政策思路下,采取了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力争在“美国体系”下采取主动行动,逐步提高自身地位,最终走向“自主”的道路。
追求利益最大化
当前,日美同盟强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日美已经就两国的军事一体化达成战略共识,并正在加以迅速地推进。2005年10月29日美日两国发表了题为《日美同盟——变革与重组》的中间报告,就实现美日军事一体化的范围、措施和进程达成协议。报告提出了驻日美军与自卫队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协同作战”等问题。表明日美对推进日美军事一体化已经达成共识。五角大楼一位官员指出:“这代表了美日防御同盟自二战之后所进行的最大改变。”
2006年12月22日,日美两国签署了一项有关地理空间合作的协议,交换两国分别拥有的世界各国地形和水路等详细地理资料,将共享军事情报制度化。日美建立军事情报共享机制宣告美日军事一体化从此进入实施和落实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将日美同盟置于日本外交、乃至国家战略的中心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于自身自主性的追求。日本外务省前审议官加藤良三说,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值得信赖、最好说话的伙伴和盟国而采取行动,不是追随美国,同盟不是“命运共同体”,而基本上是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外交舞步多花样
从此次安倍出访欧亚也可以看出,日本正在借助于日美同盟的力量,积极地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在支持美国的表面之下,悄然加入了对欧亚大陆的大角逐。
2006年11月30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了题为“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拓宽日本外交地平面”的演讲,麻生明确提出了把欧亚大陆外围兴起的民主国家联合起来开展外交,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的方针。为把民主植根于呈带状分布在欧亚大陆外围的这些国家并实现地区稳定,日本要通过多层面地进行援助并加强与它们的关系,来强化与欧美、北约的合作关系。
在安倍出访欧洲之后,麻生也将在本月访问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此次安倍、麻生相继访问欧洲可以视为日本将“自由与繁荣之弧”外交构想具体化的第一步。
总的说来,2007年初的日本的一系列外交舞步与以往相比虽然多了一些花样,但并没有脱离其原有的路线。不过,日本的这些变化未来将如何发展依然值得关注。
(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李勇)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