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述】中国外交再迈亲民大步
除了担负“外交为国”重任外,中国外交正让老百姓感受到脉脉温情
“救我们回去,这个恩情要记一辈子。”来自福建平潭的周建文说这番话时,眼里充满了真诚的感激。今年5月29日,周建文与另外242名中国侨民一道,在中国外交部及其他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平安撤离发生骚乱的东帝汶首都帝力回到祖国。
这只是2006年中国外交与普通民众亲密接触的一个侧面。
时至今日,无论地球的哪个角落,在获悉当地局势发生混乱之后,中国老百姓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几乎都是“那里是否有中国人”,以及政府是否会撤侨。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外交这些年来悄悄的转变:除了担负“外交为国”的重任外,中国外交在老百姓心中正流露出脉脉温情。
领事保护制度化
在登机返回祖国之前,包括周建文在内的243名侨民已在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逗留了两天两夜。“好在使馆向每位受损失的中国公民发放了200美元生活金,使大家度过了难关。”42岁的杭州人吴炳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当时使馆将侨民分为18个组,定时提供一日三餐,最后给每个人一个号码,以确保登机秩序和避免遗漏。为保证路上安全,使馆还特地联系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对方派出四辆吉普车,分两批将侨民护送到机场。
在2006年,类似的场面还发生在所罗门群岛、黎巴嫩等地,在发生危机时,外交部与有关各方一道,成功将骚乱中受困的同胞送回国内。而就在东帝汶撤侨当天,外交部领事保护处正式挂牌成立。
“顾名思义,设立这个处的职责就是加强对在海外中国侨民的保护工作。”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这样解释领事保护处的作用。
其实在保护处成立之前,相关工作也一直有人在做,“领事保护设处将此进一步机制化、常设化了”。一组数字或可说明领事保护制度化的必要性:1978年中国公民出境只有20万人次左右,2005年出境人数则达到前所未有的3100万人次,是27年前的150倍。
外交部开门迎客
亲民的举措不仅体现在处理海外危机上,在国内,外交部对公众开放已经早有先例。自2003年9月开始,中国普通老百姓就有了走进外交部的机会,这一在中国各大部委中至今仍独此一家的亲民举动,使外交部赢得了越来越多公众的赞誉。
“公众开放日”在2005年实现了机制化,每年举行两次大规模活动。2006年的活动分别于6月和10月举行,总共有近400人实现了参观外交部的愿望,并和外交部长李肇星面对面地交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