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今天是中国入世五周年纪念,对于这五年来的发展,各方面的评价不一。
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入世后相对稳定和可预见的国际经贸环境,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三倍,外贸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亦接近翻一番。
对于中国的周边地区,中国入世开放市场也带给了他们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表现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往来更频繁,亦更紧密。
至于发达国家,主要是向中国提供了市场的国家地区,他们的评价与前两者有明显的差异。主要是认为中国开放市场的进度跟他们的要求有距离,但中国大量的出口却造成了这些国家的内部矛盾。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入世五年来,挣得了前所未有的对外贸易量之余,亦引来了空前激烈的经贸磨擦。一度硝烟四起的中美之间的汇率大战,才刚刚转入“和平协商”的平静港湾。但中国产品在世界各地遭受的反倾销狙击,战意正浓。
当年主事入世谈判的龙永图说的对,入世不是开放市场的结束,而是新的契机。入世以后,中国才真正要面对各种制度上的变革。就像那些专家所言,加入世贸对中国起的是“制度供给”的作用。在对外交往和磨合的过程中,内外制度的对接和比对凸显了原有制度的沉痾和顽疾,让政府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制度上的缺陷。故此,中国政府要不断在磨擦的阵痛中转变观念、提高竞争力。
这意味着,入世以后,开放市场以后,中国有更长的路要走。中国不但要在新的经贸合作环境下改变自身和完善自身,以提高竞争力。也要尝试让外国接受中国的发展观,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维护自主和建立主导的力量。中国也要在种种贸易磨擦中学会平衡发展之道,不但要平衡内部经济,更要平衡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使中国的产业政策可以反映全球性的发展观。
(摘自《澳门日报》12月11日评论,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