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求学或工作,渐渐富裕起来的同胞,应当在财富之外有所坚持,有所清醒。
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拼搏了数十年的海外华侨华人也开始扬眉吐气。据报载,美国共有华人企业28.6万家,总收入逾千亿美元,可见海外华人的经济实力。而刚刚尘埃落定的美国中期选举,华裔脱颖而出,在东西两岸纷纷赢得选战,显示华裔已日渐成长为美国社会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
但华侨华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具备在美国融入主流社会的实力?比如:是否具备真正了解并且适应美国的文化核心——新教文化?是否具备对所谓“美国信念”的整体自觉意识?
随着华人家庭经济环境全面“改善”,面对政治影响扩大而一阵紧似一阵的“融入主流”的呼声,将面临怎样一种新移民文化环境?能够从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经济的、政治的双重“富裕”么?而当“国民身份”认同与华夏文明传承的冲突出现时,将如何面对?
这些让笔者想起《美国与美国人》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斯坦贝克对美国人的“解构”。
他是上个世纪最受美国人喜欢的作家之一。但隔着半个多世纪,来美的中国人读他的书,单纯从文字上看,或许觉得他就是敢于表达其观点而已。以中国人文化历史的悠久,处世明哲之圆通,斯坦贝克那些观点,都“不过如此”。
但他的某些尖锐和面对“富裕”时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却对在美国渐渐富裕起来的华人,有着某种启示:可以嗤之以鼻,也可以有所共鸣。
斯氏曾说:“我强烈怀疑我们的道德与精神之崩溃是出于对富裕缺乏经验……很可能道德感——正直、伦理、甚至慈悲——就是因此而沦丧。规矩让我们得以生存,共同生活并繁衍。然而,若我们对于生命的爱,以及我们对一个英勇过往的回忆和一个美好未来的信心都分崩瓦解,则又何需道德和规范?即便有,它们也会成为一种危险。”
最令人感慨的是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先所期盼的,我们已有所成就,而毁灭我们的正是我们的成就。”
历史,常以其特有的角度,透出些“经验”的光来,映射到人类的前路上。斯坦贝克针对美国富裕之后面临的社会问题所发出的声音,早已超越文学属性。
面对富裕,特别是进入主流社会,华人是否还需要有其他的思考呢?比如文化坚持。
华人,作为移民,因为文化的渊源和承袭,很快进入美国主流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不是哪个人生意做得好不好、赚钱是不是比美国人多的问题,而是个文化烙印的问题。即便入了籍,同样参与选举,却从骨子到意识都未必熟悉“选举政治”。
在几乎所有的华文舆论面前,似乎边缘和被边缘化都是件不荣誉的事情。 其实仔细想来,暂时的边缘,未必不好,边缘或更有利于最初的生存,更有利于坚持某些文化精髓,而不被简单同化。
借鉴和学习是可取的,但浅表性的跟随却是灾难。对西方文明一知半解,只知道礼仪礼节上的模仿,而对悠久的华夏文明弃置不顾,是另一个层面的“顾此失彼”。
海外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应该学学斯坦贝克的话。
在美国求学或工作,渐渐富裕起来的同胞,应当在财富之外有所坚持,有所清醒。房子、地产象征着财富,但不等于财富;而财富和主流社会之间还有距离。
华人要想成为或进入美国的主流,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将其精髓发扬光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侨华人不但不能洋洋自得于年薪多少万、有房有车,反而要加以警惕,要像斯氏那样清醒和具有自觉的社会洞察力和良知。
华人要想不被吃掉,不一定依靠自我同化意识,而恰恰可能更需要坚守意识,包括对于富裕和物质的冷处理。
中国经济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需要多些冷静的人;海外的华人,也需要有更多的对于财富与文化的警惕。
(来源:美国《侨报》,有删节, 文: 赵煜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