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适应能力强弱,作为汉语文化熏陶下的移民,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挣扎于东西文化的两难困境之中:理论上很明白要彻底融入才能生存得更好更高更强,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中坚,感性上却不能也无法割舍对母文化的依恋与迷醉,而长期耽于母文化的传统温情之中,这势必影响我们“融入”的进程。
最近,笔者看了一本讲述上一代华裔移民美国的书。那些二战后移民赴美的华人,一开始的生活也是很艰难的,有的语言不通,只能做苦工,孩子们在学校受同龄本地小孩的欺负,回家后哭着求父母带他们回国,说同学们耻笑他的口音,孩子很委屈:我不是本地人,为什么要学说别人的语言。
孩子的父亲只是平静地告诉他:从移民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已经不属于原来的国家了,这是你的新国家,你必须学会这里的新语言,然后为这个国家服务,这些华人及其他们的后代现在已被我们称为美籍华裔。
从美国这个移民熔炉中,人们不难看出,各少数族裔的杰出人物往往正就是最快速接受、融入本地文化的代表。记得,布什政府中的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曾说过:“与其总是以受害者(受歧视)的形象索求平权,不如以强者姿态角逐于不同舞台,积极参与,务求各方面更趋合理和进步”。
比较常见的是,海外生活的华人多数仍保有“望子成龙”的传统文化,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地位和成就,但是又极其担心子女在今后的竞争中不如老外的孩子地位优越。
一位华人家长还亲口对笔者说,十几年来我们虽然开了两家店,但是,到目前还没有老外那种无忧无虑、度假休闲的知足境界,我们总是在担心生活里一些重要的支柱会在某一天突然倒塌。尤其是在孩子问题上,我们一直有中国人望子成龙的期盼,比如: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老外们无法理解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在长期物质贫困的环境下长大,比老外更能体会到生存的不易,所以珍惜赚来的收入,省吃俭用、希望下一代不为经济拮据所困。我认为孩子将来应该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知足和快乐的成长,而老外则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活,孩子就应该是知足和快乐的。
笔者还不止一次听父母们说,这里的中小学教育要求太宽松,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标准过低;小学以玩为主,教师不如国内的老师负责任;孩子们总是得到言过其实的种种赞誉等等。当家长们向老师提出一些疑问或希望老师们从严要求时,这里的老师总会说:这些中国孩子是如何的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如何的优秀,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乐趣,特别是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中的过失和疏忽也相当地宽容。
于是,这里长大或呆的时间长一些的孩子们也总是不满于华人家长施加的各种压力,发出不满和抗议。而华人家长们则认为孩子的学业跟不上国内的教育进度,今后难以在事业上与国内的孩子们竞争;或者担心进入逆反阶段的孩子们在这种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更加难以教育和沟通。
说实话,其实,老外并非不重视子女教育,各行各业的老外精英也都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如果这种体制不合理,绝不可能生存到今天。相反,老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像力,在培养内容上格外强调体育与美学,同时善于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智力发育状况来因材施教,所有这些教育手段不仅为西方社会培养了一流的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科学家,也培育了大批生活态度乐观积极、人格健全,享受平凡人生而无自卑感的平民大众,也正是后者,构成了今天欧洲高文明高素质的社会稳定基础。
西方社会强调作为个体的人都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去实现同样难度的目标。当一个老师对不同的学生得出的评语都是好的时候,并不表明这些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完全相同,老师知道,不管这些孩子的目标有多么不同,他们为各自目标所做的努力都是应该鼓励和表彰的。
这样一种鼓励多于批评,赞扬多于苛求的教育文化,不但有利于发现自身的潜力和特点,而且有助于自信地与他人和谐相处,为社会做出一己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其所渴求的专业所需的技能越复杂精细,他所付出的劳动和时间就会越多、越辛苦,当然,其社会地位及经济回报也越高。
比如,以华人家庭向往的会计师、医生、律师职业为例,他们往往需要多年的辛苦学习和实践,其所付出的代价与风险非常人可比。而一个普通的超市收银员或地铁售票员及其他简单劳动工作者,大多数只有中学学历,他们不需要付出过多的劳作和脑力就能轻松胜任,教育方面的投资也较低,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乐于接受这样的职业,愿意更轻松地享受普通人的乐趣。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消息,一些政治家的子女往往宣布,绝不继承父业,而是自谋轻松的生存之道。事实上,同样的家庭都可能出现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子女,这里面只有人生取向的差异,而不代表智力的高低或能力的大小。
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老外普遍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不是硬塞给孩子一厢情愿的目标,而是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潜力,认识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然后由孩子来制定自己的人生计划,这样的计划从小学就开始做了,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而不断的调整和改变,这样的计划也未必一定就是将来的人生之路,个人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个人责任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所考虑,并为可能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安排和步骤。
反观华人社会,多的是操碎了心的父母和不情愿合作的孩子。
选择移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缘由。
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明确的,移民不同于留学或旅游,移民意味着选择别人的生活模式及成长土壤,意味着需要适应和改变。
移民所在的新国家当然不可能和想象中的一样完美,不仅有很多与原住国不同的法律习俗,而且也有人类共有的种种通病。中国有句老话: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利害的权衡取决于不同的个体体验,笔者相信每个移民都在内心有过无数次的权衡与比较。
其实,主流、边缘并非社会阶层之分,主流者,大多数之谓也,只要你认同并接受当地多数人都选择和认同的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你就是主流中的一员。相反,如果你不认同也不接受这种文化,哪怕你很富有,也将永远是一个陌生的异乡客,一个文化的边缘人。
孩子的路毕竟得由他们自己去走,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来源:西班牙《欧华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