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余秋雨:莫陷“地域文化”迷雾

2006年11月16日 13:44

  “守在地域文化的迷雾里,怎么会有大格局的创造力?”尽管时下“城市文化”、“地域魅力”是时髦的语汇,学者余秋雨却唱起了反调。他尖锐地指出,当前的文化思维存在误区,“抱着行政区划不肯放”的“地域文化迷雾”最为严重。

  据报道,“现在很多地方都引以为豪所谓的地域文化。今天这个地方立个碑,说是‘孔子诞生地’;明天那里考证出来是孔子爷爷的故乡,立刻就会开研讨会、座谈会,恨不得把全国的学者都请去为它写文章,要做成‘孔祖诞生地’,非要抢过人家的风头。”余秋雨对这种争夺“文化名人”,标榜地方文化特色的现象深表无奈。而对蔓延到各地的“地域文化”热潮,这位学者不得不提出文化预警。“你总是绕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守着那么点文化,还提什么活力?”

  “地域文化是虚假的”,用曾经在一块土地上出现的文化名人,来证明这块地方的文化价值,在余秋雨看来并不可取。“一个人不仅仅是他生活之地的文化承载者,更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只有20多年历史的深圳,或者古都西安,两地小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时候,并没有不同。他们分享的文化早已超越了行政区划。”余秋雨说,“居住地或者停留地的概念,和文化的大概念不能相提并论。退一步说,孔子孟子还有很多文化名人生活的时候,行政区域也和今天不同,这样‘制造’出来的地域文化有什么意思?”

  曾经写过《上海人》为上海正名的余秋雨,如今也对上海的“地域文化”提出质疑,“并不是说石库门,越剧、沪剧、滑稽戏不好,但是在守住现有文化的格局上,上海应该想想如何创造影响力更大的文化。都说上海是‘海派文化’,但是真正的上海文化代表,他们的成功恰恰是因为超越‘海派’,走向了更大的格局。”

  (来源:香港大公网 )


 
编辑:陈安娜】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