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日电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就新西敏拟重建中学而引发可能骚扰百年华工遗骸的争议,该市教育局及市府人员与华社代表会晤,希望华社在一个月有所决定,又首次承认,华人社群的取向有可能令整个重建计划取消。而有关争议已经引起新西敏一批家长不满,计划在明日示威,要求中学能够在墓园原地重建,并挖出骸骨妥为安葬。
新西敏教育局负责学校重建计划的阿尔金斯(Jim Alkins)、新西敏市行政总监达敏纳图(Paul Daminato),连同3位历史及考古专家,到达华埠的中华会馆,与侨社代表会面,解释详情。出席会议的有中华会馆、中侨互助会、禺山、开平等多个堂所及团体的代表。
新西敏中学(New Westminster Secondary School)目前学生超过2200人,号称卑诗省最大。由于校舍陈旧,2003年开始计划重建,但规划过程中,发现学校现址在1860年至1920年代间,曾经用作坟场之用,其中还包括当年新西敏的华人坟场,引起社群关注。
阿尔金斯介绍,已经将该片土地上、最有可能仍有骸骨的地方勾画出来,并将之列作坟地处理,是为“高风险区”,不会在其上动土。曾经有考古学者在“高风险区”进行扫描,发现土地较深的地方,有一列间隔有规律的“可疑”物体,似乎是分开一格一格的,但考古家表示,必须破土挖进去才能确定是否棺材。
他又说,由于华人当年风俗是落葬后会“执骨”,重新挖出运回中国,故此涉及华人前坟地的区域,被列作“低风险区”,在这些土地上不会有建筑物,但不排除兴建停车场、操场等设施,将采用特别方法,尽量不挖掘地下。
阿尔金斯透露,假若华人在低风险区内连停车场也不让兴建,则新西敏中学的重建计划将面临瓦解。他说目前新西敏市内已没有可以用来兴建学校的土地。
专门研究加拿大华人历史的退休教授黎全恩表示,当年全卑诗省的华人“执骨”后均集中到维多利亚,再定期转运回中国,直至1937年日本侵华。他相信新西敏华人坟场内的骸骨应该已经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