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加拿大星星生活报道,去年12月10日,大多伦多地区密西沙加市一名16岁少女在家中被杀害,其父亲被控谋杀。此案件涉及到虔诚宗教信徒移民与其子女发生东、西方文化冲突,因而造成的家庭悲剧。
据新闻报道,这位少女的朋友说,她被害前与家人在是否穿着穆斯林传统服饰,包括是否戴穆斯林头巾的问题上存在分歧。虽然该案件还有待法庭审判,但这个悲剧引起了人们对移民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身在海外,客居他乡,为陌生的文化所包围,即使是足行万里、身经百战的旅人来说也可能是一个严峻挑战。移民海外最初的日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艰难的,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首先感受到的是心理上巨大的失落感。在梦想追寻的过程中,身份的不自由,残酷的生存压力生存环境,情感的压抑和牺牲,许多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孤独无助苦恼无处说,更有人出现焦虑症、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教育培养,对于不少人来说成为一大难题。加拿大不承认海外文凭和经验,甚至连在海外加拿大公司的经验也不认可,导致许多在国内事业有成的移民到了加拿大不得不重头开始,因为自己要打工养家或上学取得当地学历,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从如何跟孩子做朋友学起
但当你整日为工作、生活四处奔波时,是否忽略了你的孩子,是否了解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感受,在社会和学校中面临的问题呢?
从福建移民到加拿大已经16年李先生,当初一个人带着1岁的儿子来到多伦多闯荡。没有任何英文基础的他,从帮人打短工做装修干起,到后来帮人修表,最后攒下资本自己在唐人街开了一家修表店,既辛苦打拼,又同时身兼父母两职。
他总以为,他们那代人也是十几岁就离乡背井外出打拼,小时候也没有得到父母的特别关心,反而经历社会磨练更早就当家,他想他的儿子也会跟他一样。他平时也无暇照顾儿子的学习,只是该给钱时给钱,碰到困难,有时会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后来当儿子15岁时,一天警方打电话告知,他儿子伙同别人偷窃服装被抓,虽然由于年龄小免于处罚,但警告必须对孩子多加监管。
此后儿子常常彻夜不归,也不怎么上学。现在儿子已经17岁了,李先生也无法再继续像以前那样进行高压政策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当年只顾拼命挣钱,忽视了对孩子的沟通和教育,现在他虽然恍然大悟想极力弥补回来,甚至把自己的店也关了,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多关心孩子,但是收效甚微。
在多伦多、温哥华这些移民聚集城市,我们时常能从报章上看到移民青少年涉及的校园暴力事件,他们由于在学校曾受到欺负,然后用拳头摆平以挽回自尊心,逐渐产生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的心理。这些移民青少年,尤其是15、16、17岁这个年龄段,他们在学校成绩优异,但一旦遇到消极的事情,又是最容易有暴力倾向的,因为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很多时候校园会出现种族问题。
同时,家庭生活的压力、文化冲突也是导火索。华裔子女在家接受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但在外面必须接受加国主流价值观,而从中产生的文化冲突经常在孩子们之间引发暴力冲突。
如何解决跟孩子之间的文化冲突?不妨坐下来与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一下,首先应该去了解孩子在学校都做了什么,了解他身边的朋友,告诉他们应该远离那些有不良倾向的孩子,遇到冲突可以报警,不要通过武力解决。同时,试着去理解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不能以中国传统式的家长心态强迫孩子必须接受你的观点。
成绩并非一切 子女情商更重要
华裔家长总说,他们移民来加拿大,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优质教育。然而他们却对加拿大主流教育观,又往往不以为然。中国的父母不能与自己的孩子以朋友的态度平等相处,总觉得辛苦养育儿女,儿女就得听话和服从,同样老师说的话也必须严格遵守。但西方的教育却是一个义务,你交钱,我教课,这是我应该做的,不求任何回报。老师和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
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父母视儿女为个人“私有财产”,对儿女未来的前途寄予无限的希望,甚至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每一步,儿女自身几乎没有一点主动选择权。当儿女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就可能怪罪于孩子,甚至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手段来对待孩子。
来自北京的张先生希望自己12年级的儿子可以去读一所好大学,选择金融系或商业管理这类未来可以从事白领工作的专业,而他的儿子却希望去College读汽车维修。儿子认为在加拿大大学跟专科学院本无大区别,反而有时学院毕业更容易找工作,他认为父母替他选的学校和专业更多是为了面子,而不是从他自己的兴趣出发。
同时,中国文化中过分注重成绩和高分将会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很大的误导,此前有多位专家曾提醒华裔,不要过分要求和看重孩子的成绩、分数,因为高分不一定能带给他们辉煌的未来,在西方社会中,是否具有社会实践与领导才能更能让孩子们取得人生的成功。不能过分追求分数,而是应当鼓励、教导年轻一代华裔加拿大人勇敢说出心声、广交朋友、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情况是,华裔加拿大青年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相当不错,但其它方面却远远落在后面。高智商与优秀的学习成绩只是成功的一部分,社会技能和情商也同样举足轻重。华裔学生较其他族裔安静,不大愿意尝试其他领域的事物。华裔学生大多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来学习,没有人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将来成为工程师、医生……他们尊敬父母,完全按照家长的安排来生活学习。
华裔学生实践能力低,部分原因是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向来华裔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移居海外仍持守这个观念,除鼓励孩子勤于读书外,常因期望过高而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压力,也对他们在学业上的选择和前途取向存着深远的影响。他们不能敞开心扉,不善于独立分析、思考问题,这也许因为长期受家庭影响,养成了服从父母、由父母作主的习惯。
恋爱和约会文化冲突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移民父母多数在价值观上不能与加拿大社会兼容,一方面接受新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又恪守原来的传统。假如连父母自身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解决这种文化冲突,又如何教育子女。既然来到了加拿大,就要接受它,让你的孩子去适应它。
由于两代移民所遵循的道德价值观区别,在孩子约会时一些冲突的情形仍是异乎寻常的激烈。约会的两难境地在加拿大亚裔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Wendy是一个在多伦多长大的华裔青年,她有一位男朋友,但一直对父母保密着。她父母知道她有男朋友后,禁止她们见面。作为第一代移民,她父母仍遵循中国严格的道德价值观,所以反对她在大学谈恋爱。在上大学前的夏天,她被禁止外出。
移民父母的价值观与那些北美化的年轻人价值观发生冲突,移民父母们坚持他们的孩子应该遵循母国更加严格的道德价值观。孩子们被迫过着双重生活。甚至与父母一提到有关约会的话题都不允许。有一些能够较好的平衡他们自己的需要与父母的期望,但有些人则选择了反抗。
一些华裔青年需要应付只允许在他们文化圈之内约会的期望。另外一些人则根本不允许约会。男孩子不会象女孩子那样被严格审查,但是他们都难逃压力。有时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完全处于破裂状态。
当然,对于所有第一代亚裔移民来说,各人的经历均有所不同,它取决于在加国居住了多长时间、在多大程度上同化于主流文化等。
一些父母,就像来自西安的刘女士,已经溶入了主流文化。她说,“我们必须适应加拿大文化,开始时我的丈夫和我对于孩子约会都很不高兴,但是我意识到即使你告诉他们不要那样做,小孩子也会去照做他们想要做的事。采取与她开诚布公的交谈会更好一些,这样至少能让我知道他们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和每天她都在哪里。”
华裔父母作为移民第一代,在异国他乡生活工作,的确负荷繁重。不过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除了为子女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外,也要在文化精神方面尽可能理解子女,如果做父母的有一种文化开放态度,积极接触西方文化,关心加拿大及国际时事历史及风土人情,相信会和子女更容易沟通。(连鹏)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