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8日电 上周末,美国两大房贷巨头因资产严重缩水、负债飙升而导致市场恐慌性抛售。“次贷危机继续恶化进入新一阶段”等论调开始打击公众信心,而此前被视为次贷危机绝缘体的华人,也不得不开始经受阵痛。美国《侨报》7月17日刊发社论文章称,华人社会应以理性的平常心面对这场危机,需不断了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法律环境、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保留一份独特清醒。至少,对于眼下这场危机的认识,更要保持自救的预警。全文摘录如下:
连日来,几乎所有美国人的心都被两个“房”字的命运紧紧揪着。
就在上周末,美国两大房贷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因资产严重缩水、负债飙升而导致市场恐慌性抛售。尽管市场终于等来财政部与美联储星期天宣布出手救助的消息,但投资者似乎仍然缺乏信心,特别是联储会主席伯南克周二关于美国经济形势的悲观言论,更使道琼斯指数两年来首次跌下11000点。
于是,“熊来了”、“次贷危机继续恶化进入新一阶段”、“继上世纪30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可能降临”等论调开始频密轰炸普通公众信心,而此前被视为次贷危机绝缘体的华人,也不得不开始经受阵痛。
“次贷危机”发生初期,市场曾有独特现象:在几近“哀魂遍地”的美国房市中,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集中的地区房市却始终保持热络,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房价不降反升的现象,“华人未受次贷太大影响”的说法也是遍布于报纸、互联网。
无可否认,在这场持续恶化的危机发生初期,华埠这种独特现象也确实让不少华人同胞稍许乐观。人们都将其归功于中国人重视购房置业、精打细算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看来,房屋不仅是“有立足之地”的心理期许,更是一种象征着成功的财产。据统计,在美国几大华人聚集城市,华人是各少数族裔中房产拥有率最高的。
正因如此,华人购房一般很少有人申请次贷。对于老一辈的移民来说,通过辛苦打拼、勤俭节约、积少成多,最终得以用血汗钱来置业。而对于新移民来讲,也因这种传统的观念,来美没几年就开始计划购房。虽然这中间也有贷款者,但他们一般都要交25%甚至更高的首付款,并且在买之前就已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作出了安全的还贷计划。
不过,这种“绝缘”似乎仅限于单纯的次贷危机或房市危机。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整体形势持续低迷,外加粮价上涨、油价飙升、通胀阴影越来越重,这场以次贷危机为源头的危机已渗透到普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逃过次贷劫难的华人,现在也难以自外:
第一、各企业裁员殃及华人。美国各大公司纷纷缩减人员,华人雇员自然也难逃厄运。特别是现实的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没有公民身份或者没有绿卡的华人雇员,成为被裁大军中的“优先者”。此前报道,上周末宣布倒闭的全美第二大房贷银行事前即已裁员半数,无绿卡身份的雇员被告知立即离境或者转换身份。
第二,华人支柱产业受冲击。中餐业和小商品生意目前仍是美国华人社会主要经济方式,特别是对于中餐业者来说,由于油价、粮价节节攀升,中餐业者成本压力大增,面对已学会精打细算、减少外出就餐的美国消费者,加价不是,减量也不是,结果是饭馆利润持续下滑,客流的减少反过来会加剧扩大经营压力。
第三,华人传统习惯受影响。作为外来少数族裔,为了保护自身等多种因素,华人除了保留购屋置地的传统,也注重投资和储蓄——与美国人“今天就花明天的钱”的做法不同,华人仍然笃信“手里有钱,心中不慌”。除了支票帐户里留够日常生活所需资金外,华人会将余钱投资于股市和储在银行,但股市连跌、银行倒闭,财富安全有忧。
华人社会应以理性的平常心面对现实,仍需要不断了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法律环境、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保留一份独特清醒。至少,对于眼下这场危机的认识,更要保持自救的预警。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