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环球》杂志,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带上双脚,准备攀越落基山脉,俯瞰大峡谷;带上双眼,准备会见胜利女神,巡视国会山;带上双耳,准备静听海浪,激情百老汇;再带上一副好心情,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景观、风情和文化熔炉中,发现美国……
入冬时节,中美旅游关系却春意盎然。两国负责旅游事务的官员11月中旬在北京展开新一轮谈判,一份中美旅游合作协约在今年年底前呼之欲出。如果顺利达成,美国旅游行业将获准在华扩大市场推广活动,而中国游客将可以团队形式前往美国。
当然,作为一个涉及多方因素的敏感话题,中美之间的旅游对话也是沿着一条曲折中上升的轨迹前行,个中内幕折射出的,是中美国民对对方的态度看法的改变以及诸多政治经济因素。
从内华达开始
从2004年6月美国内华达州获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开始,中美两国即着手旅游合作谈判,到今年10月份,两国近70名旅游局长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富有成效的对话,标志着合作意愿的进一步贴近,中美双方对年底前达成旅游协议都表示出了乐观态度。
刚从昆明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归来,美国旅游行业协会副总裁布鲁斯博马利托一脸喜悦,尽管略带疲惫。
布鲁斯2001年加入内华达州旅游局时踌躇满志。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迫切地为这片沙漠上的奇迹在国内外寻找更广阔市场,中国在这时走入他的视野。
在接下来一年中,布鲁斯多次前往中国,开始了解这个东方古国的文化,学习“世界上最难学会的一种语言”——中文,并初步接触中国旅游官员。
彼时,大多数人对于布鲁斯的中国市场设想持怀疑态度,但在时任内华达州副州长亨特女士的全力支持下,2003年,一支由她带队的20多人旅游业考察团开始第一次“发现中国”之旅,前往北京、上海、香港和澳门,最终确定了内华达州在中国开辟旅游市场的决心。
2003年年底,布鲁斯开始招兵买马,将前世界游泳冠军、曾在内华达州留学的刘黎敏纳入麾下,准备正式挺进中国市场。起初,他并没奢望能够获得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的许可证,只计划在香港开设一家公司,负责大陆市场。
布鲁斯说,当时中国仅将12个在京设立旅游办事机构的许可证分别发放给12个国家,而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旅游部门,内华达州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成为这十二分之一,在2004年6月获得许可证。在此期间,内华达州旅游局还得到中国驻旧金山领馆的支持,中美旅游合作萌芽悄然出现。随即,夏威夷、旧金山、纽约和佛罗里达等地也相继获得许可,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推广旅游。
在一步步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也一步步走进布鲁斯的家庭。2005年夏天,布鲁斯在旧金山参加一次活动时认识了一名来自青岛的女子。如今,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爱侣,也是事业上的伙伴。
随后,布鲁斯带着他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信心加盟美国旅游行业协会,并在2006年成为负责国际市场战略的副总裁。“我肯定,他们这样做是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开发中国市场。”
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2006年底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首次出现了美国旅游行业协会的展台。
2007年6月,布鲁斯终于和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会面。这对于一个行业协会而非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这次会谈中,布鲁斯提出,希望邀请中国旅游官员前往美国出席旅游行业协会年会。于是,在中美历史上第一次,两国近70名旅游局长10月下旬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相聚,在一场“脑力振荡”中相互激发热情,寻找契合点,并用生动幽默的方式分别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资源,最后在一份倡议书中为促进双方旅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发出最强音。
开发中国市场的驱动力
在布鲁斯看来,中美旅游合作全面展开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来自美国旅游行业的驱动力促使这一趋势向前发展。
首先,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年来,尽管美国旅游行业发展顺利,但国际客流量始终不尽如人意。如今,随着国际旅游市场不断扩大,美国市场增长率却处于低迷状态,因此美国开辟国外旅游新市场势在必行。
第二,在中美之间,如果只有一国人民对另一国感兴趣,而非双向吸引,旅游合作就无法展开。但事实上,美国人对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度同样怀着强烈好奇心,希望一睹她的风采。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是中国海外游客最大客源地,而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是第四大旅游目的地。
此外,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也是中国人最希望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当两国国民都有强烈意愿互访,那么相互都会成为旅游和发展友谊的最佳目的地,” 布鲁斯说。
“9.11”事件后,美国国际形象受损,安全形势也在外国人心目中留下负面印象,布鲁斯希望通过旅游让外界消除这种疑虑,亲身体验美国的安定与友好。
尽管旅游业是美国第三大零售业,每年产值约为1.2万亿美元,但在美国政界影响力不大,声音远不如航空业和制造业响亮。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仅把旅游业看作出口的一部分,迄今仍未设立旅游部门负责管理全国行业,主管部门是商务部下属的旅游事务办公室。
百姓要唱戏,政府也要搭台,旅游行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感染了美国官方。2004年,美国商务部旅游事务办公室官员与美国旅游行业协会一同踏上前往中国实地考察的旅程。
同年底,中国国家旅游局和美国商务部正式签署《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随后成立了一个中美旅游工作组,标志着中美两国旅游业的合作和交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署公共事务主任查尔斯斯库巴说,双方扩大旅游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始于2006年4月的一次中美商贸联委会旅游工作组会议。迄今,工作组已经举行了7次会谈,旨在确定扩大中国团队赴美旅游双边谈判的要点,推动两国旅游合作谈判稳步前进。
一年多来,双方在促进两国旅游方面都发出了积极信号,对于在年底前达成旅游协议持乐观态度。
但斯库巴澄清说,美国并非要与中国签署一份旅游目的地协议,因为美国目前不会考虑改变对赴美中国游客的签证政策和法规,而是要达成一份双边旅游协议,旨在进驻中国市场开展商业运作,以及允许中国公民以团队形式赴美旅游。
从中美旅游官员方面了解到,中国游客在美滞留不归是双方最担心和警惕的问题。为此,两国有关部门正在合作研究解决方案。不过,布鲁斯认为,随着中国国力和凝聚力渐强,中国人国民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渐强,这种现象有望减少。
美国准备广迎中国客
了解到中国人在旅程中强大的购买力,美国旅游从业者也有所准备。布鲁斯说,尽管在美国不少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也有不少小商店和小品牌凝聚着美国人的创意与设计,世界其他地方无法购买,值得外国游客收藏。
目前,美国在华旅游推广活动都是各州旅游局在单兵作战。为了整合力量,重拳出击,旅游行业协会正在国会展开游说,争取通过一项有关旅游市场推广的法案。如果此举成功,国会每年将会批准一两亿美元用于海外市场营销。
布鲁斯认为,尽管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当前是美国主要客源地,但在今后5年内,中国会后来居上,因此已经被美方纳入市场推广活动的主要目的地。
美国一直没有官方旅游网站,如今在历史上首次与旅游行业协会合作,研究创办5个旅游网站,分别针对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德国和英国五大客源地的游客,预计明年3月建成,网址将为“discoveryamerica.com”。接下来,第六个官方旅游网站将服务于中国游客,用中文全面介绍签证、护照、旅游线路和其他所需信息。
尽管美国还不是中国旅游目的地,但仅去年就有60多万中国人来美,其中70%持旅游签证。布鲁斯说,实际上,申请赴美旅游签证并非如大部分中国人想像中复杂困难,只需前往美国使馆,提交签证所需材料,无需财产证明或邀请信,而申请失败的案例中80%以上是因为材料准备不正确。目前,美国驻华使领馆已经增加人手,加快签证面试速度。
从航运角度来看,中美旅游合作走向全面纵深的条件也在逐渐成熟。目前,美国共有20多个国际机场可以接待中国航班,分布在各大城市,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由于西海岸城市比较靠近中国,通常是中国游客抵达第一站,不过抵达人数最多的还是华盛顿达拉斯机场。
根据多份民意调查结果,“9.11”事件后,美国加强安保措施,“吓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不少外国游客,也影响了旅游业收入。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依然给人留下宾至如归的感受,是美国旅游业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布鲁斯说,今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关于安全检查的法案。当时,美国旅游行业协会坚持加入一项内容,即增加免签国家,并拨款4000万美元改善20多个国际机场的安检环境,营造更加友好的气氛。此外,再增雇200多名安检人员,减少旅客入境等候时间,并给等候中的旅客播放欢迎来到美国的电视片。
实际上,从10月开始,美国各大机场已经开始放映一部新的欢迎电视片,由迪斯尼公司斥资数百万美元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即将到来的中美旅游合作奠定基础,美国旅游业人事雇佣和培训以及市场研究也已经将目光瞄向中国。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赴美势必催生对中文以及中文旅游从业者的需求。在采写这篇报道过程中,记者走访的不少美国现任旅游官员都有中国背景,其中也不乏在美定居的华人。
此外,美国有关中国旅游市场的研究也渐入佳境。作为美国首个设立中国旅游市场研究项目的学术机构,南卡罗来纳大学国际旅游研究所正与旅游行业协会合作,启动了一项预测未来中国来美游客增长的研究课题,将在中国主要大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和面谈,以总结出中国游客希望赴美旅游的原因、兴趣所在以及旅游时间,还将研究影响中国游客赴美旅游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研究成果将在年底前公布。
“这个项目将成为美国研究中国出境游市场的标志性项目,”研究所主任李奇海励教授说,“这对提升美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很重要”。(王薇)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