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华 华人参政指标性代表
在本届市选开始前,华人社区惊闻一场安省政坛的异动,安省议会中唯一的华裔议员黄志华9月宣布辞去省议员一职,转战竞选约克区议员,外界在各种猜测之中一般都认为,黄志华重返万锦市“根据地”,有强势取胜,而且他极有可能在万锦市选区的4个约克区议员中获最高票,按市政附例将自动当选万锦市副市长一职。
尽管黄志华的变动是自我政治抉择,也有很多人惋惜省议会少了华人社区的代表,但此事件曝光后,反而促进华人社区更加深了解省、市选举的政治程序及运作,而且作为原本安省唯一一个华裔省议员,他参政道路是华人社区指标性的代表,社区也极关注他未来从政之路。
黄志华认为,作为华人政治性代表,他这次竞选会积极带动华人参政活动。对于这次抉择重返市政选举,他表示,目前万锦市正面临着一个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未来几年将推出一系列重大发展决策,包括万锦中心的发展计划,整个计划将长达30年之久,不单是纯粹的经济发展,而是与高科技、环保、治安等相关一体的系统性工程,而经济发展恰是其政治上的长处,而且他有从省至区、市从政的丰富经验,所以他投入今届市选,希望能帮助万锦市成为一个融合环保、高科技等优势的新兴旺盛的城市。
黄志华也欣慰看到本届市选有更多华裔候选人站出来,体会到大陆移民迅速成长的政治热情。他表示,大陆移民去的时间较短,但参政意识的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人到了3、5年就有了很强的参政意识,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可以带动整个社区政治力量的提升。
他表示,本届市选更多华裔候选人出来,即使不能获选,他们的举动都是应嘉许的,民主不是靠别人送来的,要自己去争取,选举就是积累经验,许多非华裔议员都是选了很多次才成功,华裔候选人就是要学会坚持,一定要去争,争取到政治代表的地位。
多伦多市长选战 华人影响力日深
作为大都会的多伦多市长选举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随着华人政治势力的提升,对多伦多市长竞选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尤其从上届市选开始这种力量已有质的转变,当时苗大伟与贺珀励对垒,候选人阵营都力拉华裔选民,当时以大陆移民团体为主的助选队伍力挺贺珀励,也是有史以来大陆移民参政的一大突破,虽然卯足力量,但最终还是未竟功。
竞选后华人社区也对此现象有所反思,有人认为不应号召族群或团体都一面倒支持一个候选人,也有人认为这是华人投票率偏低原因,难以发挥政治力量。
一位当年曾为贺珀励助选的人士认为,即使集中华人选票支持,也不可能左右整个市长选举大局,贺珀励败选也非华人社区选票低所影响的,华人选票的分布情况实际上一直与主流社会区别不大。
今届市长选举本来比较沉闷,目前苗大伟与曾碧斐各有华人阵营的支持,他们在华人社区举办的筹款晚宴都非常热烈,苗大伟传统上就一直得到华人社区倾左势力的支持,而曾碧斐也在新移民群中寻求支持空间。
在曾碧斐竞选核心组内的Allen吴认为,“华人关心参与本地政治,并不意味着一定以华人当选为目的,也不一定以自己的支持者当选为唯一目标。实际上参与过程得到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认识。如果我们放弃这个机会,那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社会对我们不重视呢?参与了,你就会了解到,你本身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你有责任和权力来改变你认为不对的现状,这种感觉对我们新移民最终安居乐业来说是很重要的。”
他又指出,有些华人和团体常会抱怨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联络议员和政府部门往往不得门而入,实际上选举季节就是建立与他们联系最好的时机。他表示,你帮助支持了你选择的候选人,你也就相对容易地在你需要帮助时得到回应。如果反之,当然就难免被边缘化,华人社区的选票绝对是华人社区受重视的指标。
积极参政 选票是最有说话权
选民无论支持谁,选票是最能证明实力的。一位士嘉堡议员曾私下说,华人可称是多伦多市中最大的少数族群,华人社区也一直强调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以往选举中投票率还是不足,如华人聚居的选区,人口比例可能达三成,但投票率仅占不到一成,作为候选人都是很现实的,没有选票的支持,他能重视不投票者的声音吗?他自然更多服务所得选票的大多数人。
加拿大的民主政治都是自己去争取的,不是别人送上门的。华人社区要提升政治地位,必须在投票方面更加积极。
许多当地候选人会有同样的感受,华人社区政治口号不少喊,但举步出外投票并不积极,也使很多候选人害怕过多依赖华社支持,结果还是投票率不足。每当竞选活动开始,华社都有是否要支持华人候选人的争议,但如果没有华人积极投票的基础,一切争论都是空话,支不支持哪个候选人都无济于事。
在华人社区中只要有政治智慧或经验的人士,都会提及华人选票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选票的证明,支持的力量永远仅是句空话,形同空中楼阁,被支持者失望,不被支持者也不再会重视华人社区的声音。华人社区提升政治地位,就是要走出门去投票,当华人的选票日益增加,相信不会有哪个候选人可以忽视华人的政治地位及力量。千言万语,将由选票来说话,走出家门,为自己未来投上一票才能凸显华裔参政力量。(王迅雷)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