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6日电 最新一期美国《世界周刊》刊发评论指出,拒绝中文报纸采访风波,暴露了希拉里参议员或其竞选总部的认知严重偏差。这种排他而非开放包容的心态,不宜是领导人的视野。
原文摘录如下:
2月23日,联邦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到旧金山筹款,一场应该凝聚人气、欢喜热闹的活动,却发生了拒绝三家主要中文报纸采访的风波,其中包括世界日报。
竞选总部人员拒绝中文媒体采访的原因总结有二:一、这场筹款会不对“外国媒体”开放;二、活动只允许“本地媒体”采访。
世界日报在美国创办发行已历三十年,其他两家报纸也有多年历史,如果因为使用中文来服务读者,便被视为“外国媒体”,未免匪夷所思。
当记者们澄清,中文报纸也是在美国登记发行,并非外国媒体时,也未能让主事者理解,而仍遭拒入场。这暴露了希拉里参议员或其竞选总部的认知严重偏差。美国是一个族裔多元、文化多元的国家,并且以此为傲;为了沟通和整合的需要,即使未来通过了“独尊英语”法案,也仍然不应排除各族裔使用母语的权利,此亦符合小众沟通的目的,以及产生传递美国价值、使新移民迅速适应融合的功能。这是从传播和文化的角度,希拉里•克林顿参议员和竞选总部必须加强认识之处。如果竟持有“非英语”便是“外国”的思维,这种排他而非开放包容的心态,绝非国家之福,也不宜是领导人的视野。
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而言,在加州,少数族裔人口的总和已超过白人;在全国,西裔族群迅速成长,成为选举关键力量,此使美国人口多数、少数的定义必须重觅新解不说;联邦法律也规定,少数族裔人口超过定额的选区,必须提供多语选票,来便利新移民参与政治。因此,作为有意领导国家的政治人物及其团队,尤待认清现实,而具备结合众志的能力和胸襟,才会将饼做大而非做小。换言之,如果对美国现有的民主成就、融合努力竟不能承袭,进而给予人民以发扬光大的愿景,则少数族裔的关键选票将如何归流于希拉里·克林顿名下?
美国与中国无论发展出何种关系,都不能偏废对中文乃至中国文化的正确对待和了解。美国政府和领导人必须秉持优良传统、记取历史教训,信任宣誓归化的各族裔移民,使他们融为一体;而不是无谓刻意的区隔彼此、制造对立!中文、华裔社区、华文媒体,也是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成分,当然更不容被视为“外国”或异端。
如果因实务的需求、对象的差异,而有不同属性新闻团体的分类和采访安排,当属可以理解之事。但若明明都在地方发行的报纸,从政者却缺乏认识、错误归类,引起不必要的争持,实令人遗憾。何况,三家中文报纸之外,另一家中文媒体则获准入场采访,则“中文报纸是外国媒体”的说法,乃当场拆穿,殊非诚恳对待媒体之道,也使得中文媒体、华人社区,对克林顿参议员竞选团队的水准提升,更寄殷望。
希拉里在选区与华人社区互动良好,其本人关切少数族裔,从政纪录也历可追述,此次拒访事件应非本人之过;而其竞选总部则立刻道歉,同时计划聘请懂中文及其他语言的职员,专责与少数族裔媒体和社区加强联系,则为正确的危机处理之道。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化这次风波的“一个学习教训”,希望利用这“一次学习机会”(竞选总部语),能促使希拉里·克林顿参议员及团队,把该进修的功课加速补好。过而能改、立改,不使错误重复发生,则一个政治领袖及其团队才具备了领导国家的能力。(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