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数十年前来到法国创业的众多华人,如今都已两鬓斑白,人过中年,而其子女们也大都已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这些出生于华人家庭,又在法国长大的年青人,如今究竟如何看待和选择他们的职业,是承先启后,薪火相传,将父辈们所开创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还是改弦更张,另行开辟出一番新天地?这不仅是老少两代华人都密切关注和操心的问题,也是社会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华人家庭,记下了他们对此作出的各种回应。
不愿继承父辈的“老字号”餐馆
在记者采访的从事餐馆业的华商中,大部分都表示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继承自己的餐馆。已近古稀之年的王先生是在法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侨,他接手父亲创办的数家中餐馆已有四五十年了,虽然都是老字号餐馆,生意相当不错,但由于经营人手不够,王先生最后只保留了一家。而现在,连这一家老字号餐馆也要出售了。王先生有六个孩子,他原先有意让孩子接着经营餐馆,但几个孩子都毕业于法国名校,有自己的兴趣和事业,不愿意接手,只是偶尔过来帮帮忙。说起他的孩子也挺有意思,有的从事艺术市场,有的从事电视编导,就是没有对餐馆业感兴趣的,这不免让王先生多少有点遗憾。毕竟,他父亲从上世纪30年代即开始从事餐馆业,含辛茹苦,奋力拼搏,好不容易创下了老字号的品牌。但人各有志,做父母的对子女们的未来也不能大包大揽,只好顺其自然。
兰太太经营的也是家老字号餐馆。她有两个子女,也都是在法国出生长大并接受高等教育的。儿子很孝顺,毕业后常在店里帮帮父母。女儿则对时尚和市场营销很感兴趣,曾在法国不少名牌企业工作。兰太太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旦自己退休,儿子也不打算继续经营餐馆了,而有其它的安排。对此,兰太太也很理解,她说,当时我们到法国来,可选择的职业实在太少,孩子们在这里接受高等教育,当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加上餐馆业较辛苦,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孩子们不愿意接受也是很正常的。
没有必要让子女继续自己的事业
多才多艺,能诗、能书、能画的书画家叶星球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法国,经过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和书画作品,还把巴黎市蓬皮杜文化中心旁一家旅游纪念品批发店经营得十分成功。谈起自己的子女,他表示对他们的教育和未来非常重视。他说,他的两个孩子都是在法国出生,接受法国高等教育的。由于接受法国教育,在观念里,他们认为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分得很清楚,不会像老一辈那样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我们家相对来说是一个传统的华人家庭,很早就要求孩子学习中文。虽然平常工作很忙,但周末一定会送孩子去中文学校上课。暑假期间,还要求他们去中国参加夏令营。只有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才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比如说这次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时碰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法国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西藏的情况而造成的。对华人子弟来说,这点很重要,要让他们多了解中国。我觉得在如今的环境下,华人子弟应该意识到学习中文的必要性,学好中文,才能多一份竞争力。我的大儿子中文说得不错,也会写一些,还去中国专门学习过汉语。小儿子能说一些,但写就有些困难了。”
叶先生说,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他会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过去老一代华侨来法国,大都经营皮包、服装、餐馆这些行业,现在除了餐馆业,像皮包、服装这些行业由于法国人工成本太高,很多都转到中国生产去了。他自己当年到法国来,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起点较低,可选择的行业很少,所以开个店经营,同时保留在书画文学方面的兴趣爱好。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法国接受了高等教育,又拥有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应该发挥他们这方面的优势,没有必要继续父亲的事业。目前,叶先生的两个孩子都在中国了解各地情况,寻找新的商机。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