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9日晚,在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领事馆门口,许多在加拿大的华人华侨、留学生纷纷自带蜡烛,佩戴黄丝带,缅怀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当晚,现场的活动参加者还自发为灾区捐款超过一万八千加元。 中新社发 杨硕 摄
|
当地时间5月19日晚,在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领事馆门口,许多在加拿大的华人华侨、留学生纷纷自带蜡烛,佩戴黄丝带,缅怀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当晚,现场的活动参加者还自发为灾区捐款超过一万八千加元。 中新社发 杨硕 摄
|
渥太华不眠夜
“我的家乡在成都”
在加拿大华人网站上有这样一封致谢信:
“感谢渥太华佛光山主持妙遵法师为我们领念祈祷文;
感谢Katie女士为我们申请场地并用普通话、粤语、英语三种语言主持这次活动;
感谢开花店的黄先生为我们送来了一大盆鲜花和三袋花瓣;
感谢中华会馆提供的音响设备及场地保险;
感谢所有志愿者为这次活动制作展板标语,布置现场,精心摆放蜡烛;
感谢每一位慷慨捐款的朋友们。‘血脉相连,生死不离’!
渥太华支援中国四川大地震赈灾组委会
2008年5月16日”
这最后的8个字——“血脉相连,生死不离”,让身在渥太华的王蜀湘每一次默念,都会落下眼泪。
蜀湘,顾名思义,是成都人。5月12日,她刚从国内返回渥太华,便接到国内亲戚的电话:“四川地震了!”她脑子“嗡”的一声,炸了。扑向电话,可是,怎么也打不通。
“70多岁的妈妈和我哥哥都在成都,家里的座机、手机都打不通,那一刹那,心里乱透了。”心急火燎的王蜀湘试遍了家人所有可以联系的号码,总算接通了哥哥的小灵通。知道家人平安,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倒在沙发上。
“这时候我才知道,震中在汶川,成都的通信受到地震的影响,时断时续。哥哥在成都第三人民医院工作,地震后被紧急调去防治传染病。伤员源源不断地送来,太惨了!他把妈妈和几个邻居安顿在车里,也顾不上照看,老人家就在停车坪过了好几夜。一想到生我养我的城市变成了这样,一想到我从小就熟悉的汶川、北川、什邡都变成了废墟,心里针扎一样。”这一晚,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5月21日,王蜀湘和先生一起去了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捐了100美元,她3岁的孩子也给灾区小朋友捐了1美元。大使馆工作人员深深弯下腰:“祖国谢谢你们。”王蜀湘泪如雨下:“我们的经济不宽裕,如今父老乡亲在受灾,我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祖国说谢谢,我们承担不起啊……”
东京赈灾故事
食堂门口的捐款
滕劲兵终于在公司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块纸板,他把汶川大地震的彩色照片复印后,恭恭敬敬地贴在了上面。他说:“我是天津人,我没有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看到这么多同胞遇难,尤其是这么多孩子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真想好好地哭一场。”
滕劲兵举着这块宣传板,站在日本横河电机公司食堂的门前,向前来就餐的日本同事们高喊:“请为中国汶川大地震捐款!”和滕劲兵一起参加募捐活动的,还有其他3名中国小伙,都在横河电机总部研究机构工作。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宣传资料,干脆就把报纸拿在手上,因为上面有汶川大地震的照片。
横河电机公司是日本著名的公司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中日尚未恢复邦交关系时,该公司已开始悄悄地为中国培养技术人员。出于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公司在地震发生后捐赠了1000万日元。滕劲兵和3个伙伴的“食堂募捐行动”,也在3天里筹集到了67万日元。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中国地震在日华人救援会”的组织,出现在东京的各大车站。这是由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年轻的学生们举着宣传横幅,捧着募捐箱,向行人募捐。起初,是女生捧捐款箱,男生拿宣传板。后来捐款多了,捐款箱越来越重,捧箱子的任务只好换成男生。
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的王峰说:“我没有想到日本人对汶川大地震这么关切。一位坐着轮椅的日本人,捐完钱后就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一边唱着歌,一边帮我们吆喝。口袋里没有零花钱的中学女生们,会走到我们面前,大声地喊着‘中国,加油’。一个穿着像‘古惑仔’的年轻人,也捐了一瓶子零钱,还在瓶子上写了一句话:‘中国人永远是朋友’。这么多年来,我常听见日本人批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但我们总能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团结得如同一个铁拳!”(许陈静、司徒北辰、徐静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