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抗议《明镜》诬陷 德华人拿起舆论和法律武器维权
2007年11月13日 07: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乔 钟

  抗议信反驳“间谍”说

  来自全德各地的150多名华侨华人和学者学生代表,11月10日在德国汉堡《明镜》周刊总部大楼前举行示威活动,并向其递交了一封题为《我们不是“黄色间谍”,而只是来自中国的人》的抗议信。

  8月26日,《明镜》周刊封面是张一个黄色面孔的人从幕后向外窥探的照片,标题则耸人听闻地冠名为“黄色间谍”,矛头直指中国人。报道鲜明的辱华色彩,捕风捉影的文字,引起海外尤其是德国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强烈愤慨。

  10日的抗议信要求《明镜》杂志社必须在2007年11月19日的周刊中将道歉启事、收回声明连同华人的反驳声明一起公开发表,在封面上显著地体现出补救意愿,同时就其损害行为提供赔偿。否则的话,“所有被伤害了的在德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员工和企业家会保留通过法律途径实现我们要求、追究所有需对此负责的人员之责任的权利。”

  抗议信同时驳斥说,“为了在读者中制造反华气氛和强化他们建立在不实报道和不符合逻辑的猜测之上的论断,这些相关负责的编辑和封面设计者们不仅选择了一个特别使人联想到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时代的大标题‘黄色间谍’,而且这些作者们竟然还在他们的文章中以一个编造出来的中国哲人孔子的名言和通过引用对中国国号带有侮辱性的影射,将中国文化称之为一个具有侵犯知识产权传统和‘精神特征’的文化,从而从文化根基出发贬低中国人。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描写为经济间谍活动的结果,是对中国人勤劳与智慧的侮辱。这些作者闭口不谈德国企业从中国业务中获得的亿万盈利,并将中国歪曲成为《汉斯与格雷特》童话中巫婆的‘姜饼小屋’。这样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贬低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自由权利。”

  海外华人维权的典范

  德国华人社团在11月1日曾发表一份新闻公报。公报说,不少人根据亲身经历认识到,德国虽声称有新闻自由,但由于其非移民国家的性质等众多因素,只有强势群体才能享受到这种自由。少数族裔大多处于社会边缘,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媒体执一面之辞,对不同意见不登不载、不予理睬。如果华人不团结起来,形成一定的抗议规模,本来就十分微弱的声音就会完全被淹没,华人的权益就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和伤害。对此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通过示威抗议等活动来引起媒体的关注,借此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公众多少了解一些事实真相。

  法国《欧洲时报》11月10日发表评论指出,在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度,移民族群能否在主流话语权的强势包围之中,发出弱势群体的呐喊,还原事实真相,是考验其生存智慧与侨团成熟程度的关键。德国华人社团对《明镜》周刊不实报道的舆论反击、示威抗议和法律诉讼,“堪称海外华侨华人依据宪法赋予的权利理性维权、理直气壮维权的又一典范。”

  不散的“威胁论”阴影

  从《明镜》周刊的报道,人们会自然地想起美国华人科学家李文和的“间谍案”冤狱和美国媒体扮演的角色,想起法国的中国普通女留学生李李被该国媒体形容成“中国的007”的报道,想起新近遭受“间谍”指控最终被证明清白的美籍华人陈跃强。

  对此德国当地有华人表示,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现存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一些发达实体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恐慌情绪,他们通过媒体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

  《欧洲时报》评论也指出,中国在崛起之路上,所遇到的围堵以及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不但影响中国的声誉,也往往对与祖(籍)国是“命运共同体”的海外华侨华人造成不小伤害。陈跃强决定放弃美国生活举家迁回中国以示抗议之举,表现出了受侮辱与损害的华人个体的无奈。而德国媒体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有关歪曲报道和诽谤,也给在德华人和留学生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声誉。


编辑:宋方灿】
相关报道
·汉堡华人将集会抗议明镜周刊报道 已获警方批准
·在德华人拟举行示威 抗议《明镜》周刊歪曲报道
·连刊中国负面报道 在德华人欲状告《明镜》周刊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英国政府将改变留学生移民统计方式 高校表欢迎
-美1.5代移民儿童学业出色 家庭影响优势延至成年
-留学热潮下的中国学子之学业篇:在历练中成长(图)
-纽约华埠经济重振之路漫长 华人难属忆述失亲之痛
-政府鼓励措施生效 大马华裔申请当公务员人数大增
-紧缩下英知名大学仍招更多国际生 困境中的留学生
-911后遗症仍存纽约华人少求助 家人忆华人英雄空姐
-加拿大严查入籍欺诈波及万人 华人移民热点转美国
-紧缩政策下英国知名大学仍然招收更多海外学生
-何亚非设“家宴”款待香港潮属社团总会访问团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