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
8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
中新网8月14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8月14日刊发题为《中日友好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社论文章说,中国的和平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中日关系;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心态也在一步步从负面向正面转化。两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和平友好关系,不但将改变亚洲的格局、也将改变世界的格局。这是毫无疑问的。要在这一“改变”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双赢,为亚洲稳定与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对两国来说都是唯一正确与睿智的选择。
社论摘录如下:
在中华大地进入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刻,也迎来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纪念日。回首30年前,改革开放对于今日盛世中国的决定性意义自不待言,而与“宿敌”邻国签订这一条约,达成和平发展,友好相处之共识,堪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和平、友好的环境,日本的发展需要中国这个不可逾越的大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上述两个纪念日的“邂逅”,并非偶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渊源深厚,共同利益攸关——一言以蔽之:“和为贵”。
众所周知,中日友好条约之签订,使中国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得到宝贵的资金支持。中国人如重病之后得到“输血”,今日身强体壮,自当念念不忘。胡锦涛主席在今年5月对日本进行的访问中,仍然宣示了全体国人的“感恩”之意。而日本人民如果睿智审视30年来日本的发展之路,也会发现:其率先进入中国市场之先机,对日本今日经济之重要性。30年来,以和平友好为主旋律的中日关系,对两国根本利益的“最大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30年来,中日关系也历经风雨。尤其是近10年来,由于个别日本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的执迷不悟,之加以中国在崛起之路上所遇到的“围堵”等等特殊环境,中日关系一度陷入几近崩盘的境地。但是,即使在极为困难的双边关系环境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两国领导人、两国人民共同憧憬“和平友好”愿景的主流心态。这是今天我们得以纪念30年前之友好条约的基础。
近年,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共同追求之中,频繁互访,真诚对话,终于使被历史问题和东海问题困扰的中日关系,呈现了“柳暗花明”的新态势。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温家宝的“融冰之旅”、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终于迎来胡锦涛主席在今年5月访日的“暖春之旅”。
胡锦涛主席一句 “记住历史不等于延续仇恨”,堪称一把将纠缠多年的“历史死结”开解的钥匙。其对日本人民透露的“和平友好”信息,溢于言表,表现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
两个多月前,日本的一艘驱逐舰造访中国南部沿海的一个军港。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船自二次大战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其中传达“中日不再战”的和平信息,引起全球瞩目。
以“暖春之旅”为界标,以“战略互惠、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为关键词,中日和平友好关系进入了新的30年。我们期望两国领导人继往开来,发挥“和谐”文化的大智慧,在寻求两国共同利益的同时,携手解决全球性难题,将中日友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