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一本《于丹〈论语〉心得》“火”了书市,“红”了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大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这本书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解读《论语》。
围绕这本书,泾渭分明的评价拉开架势叫阵:一方看来,在传统经典为人们重新看重的今天,出来一个通俗的解读,是“好风吹得好花开”,于丹是“平民化的学者英雄”;另一方看来,如此简化的解说“是对文化的亵渎”。
依笔者看,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有失偏颇。
《于丹〈论语〉心得》,盯准的是网络时代勃兴的“浅阅读”。“浅阅读”者,娱乐化、休闲化阅读之谓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知道即可。其实,“浅阅读”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即便专家学者也非时时正襟危坐、寒窗苦读。
于丹之前,《论语》注译已有多个版本:杨伯峻版本,依傍的是语言学的学术底蕴;钱穆版本,遵从的是传统解经思路;南怀瑾版本,着意于佛学与儒道融通视角的阐释;李泽厚版本,从哲学体系予以管窥。但这些版本,皆因过于专业,难为公众接受。而于丹的《论语》心得,独辟蹊径,重在“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阐发,文字深入浅出,又贴近读者需求,遂得青睐。
这或许是一种提示:读书有一个由浅入深、自低至高的规律。于丹的心得,虽非经典“正餐”,却搭建起通向经典的阶梯,实乃好事。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难得人人喝采。一则,文化现象本来就难有公认的评价标准,所谓“真、善、美”不过是大而化之的概念;二则,对某一具体对象,站在不同角度,依凭不同的历练、素养和情感,难免有迥异的看法。当年鲁迅的《阿Q正传》在报上连载,不也有颇多文化名流大加贬斥么?
不过,无论于丹多“红”,也千万别将《于丹〈论语〉心得》当作《论语》注释中的“国优”。这本书作为普及性读物,不能替代传统经典本身。网络时代,尤其需要倡导经典著作的深层次学习。那不仅因为,传统经典充盈着最深厚的中国文化养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下》)。作为传统经典,《论语》的章节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每一条语录并非孤立存在,只有将每一篇文章、每一条语录,放到整部书的通篇中予以研究,才能把握其精要。显然,这不是阅读文化“二传手”的文字所能达到的境界。
丰富的文化营养绝非来自“快餐”。真想得传统经典之精髓,更深刻地领悟知识,实现精神修养、人格完美,那就不能老吃别人嚼过的东西。
从来,“火”得快的东西也“冷”得快。对于丹和她的书,或褒或贬都寄寓着社会对学人的期待:让圣人之说通俗化无可厚非,别因此忘了文化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潜心研究,发掘传统经典中深蕴的文化内涵,让中华文化在代际传承中发扬光大。
(摘自美国《侨报》;作者:李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