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当小泉纯一郎看到安倍晋三率领众阁员兴高采烈参加日本防卫省挂牌仪式,一定会庆幸自己选对了接班人,因为战后长达52年的防卫厅走入历史,预示着日本自卫队已经完全走出败战的废墟。
从某种程度上说,安倍晋三不但继续沿着小泉时代确立的军事大国目标前进,同时,他也以比小泉更为柔软的政治身段和外交手腕,但绝不输给小泉的坚定意志和保守立场,来推动保守势力的整合,实现日本战后的政治和军事中兴,从而摇身成为一代新的亚洲领袖。今天东京的安倍“软中更软”,但目标不变,以柔克刚,朝前迈进。
安倍就任首相后,不按惯例去华盛顿“朝拜”,首先就访问北京,让中日关系剎那间“从冬天回到春天”,并以此获得了美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首肯。
不仅如此,安倍不再无谓地坚持参拜在日本国内就很有争议的靖国神社,而是参拜明治神宫。还有,安倍同意中日双方展开历史问题的共同研究,以便形成所谓的共识。但这种共同研究真的能否让历史真相得到揭示,压住日本猖獗的右翼史观,让日方年轻一代确立正确的史观,则是令人生疑,北美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就公开了这种疑虑。与小泉的单身硬汉形象不同,安倍还模仿西方国家的夫人外交模式,大打夫人安倍昭惠的“温柔牌”,协助亚洲贫穷国家设立学校,改善留日外国学生的待遇,其目的还是向世界推销日本文化。
安倍的“柔性外交”已经收到明显果效,但这并不是说安倍放弃了争夺亚洲霸权的目标。让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正是改变现状、修改和平宪法的关键一步。除此以外,日本已经与美国基本就应对台湾海峡事态联合行动计划达成一致,一旦发生冲突,日本军人可能会给美军提供后勤及医疗支持,以及负责美军失踪士兵搜救和美军船只检验。
不仅如此,日本还和美军就保卫钓鱼台列屿事宜达成未雨绸缪的准备共识。此外,安倍在对东南亚和印度的外交上也大下功夫,同时积极拉拢日益向北京倾斜的韩国,也利用朝鲜的核危机作为借口,加速日本高精尖武器的开发研制,并将水到渠成地达至核武器制造,与美国携手占据外层空间军事技术的制高点。安倍的战略,套用一句北京的政治术语,就是“和平崛起”,减少外部世界,尤其是东亚邻国对日本军事大国化的疑虑与箝制。
不管怎样,“以软对软”,在互动中竞争,总比小泉时代的强硬对峙要好很多,也让美国和东亚国家相对松弛,因为有最高层对话渠道,下面发生误判摩擦并起火的可能性降低。但是,从长远来看,亚洲人期盼的携手对付美欧的情况不会出现,资源争夺、领土纠纷、对台湾地位的把握,以及历史认识的差距,都会在未来的亚洲再次发酵。
(摘自美国《世界日报》1月11日社论,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