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今天是圣诞节。火红的圣诞老人帽,处处可闻的圣诞歌曲,各大酒店的圣诞大餐,璀璨夺目的圣诞灯饰……连日来弥漫在内地城市大街小巷的浓浓的“圣诞味”,让愈来愈多的人相信,圣诞节这个西方传统节日,正成为中国年轻人的节日最爱。然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内地名校或科研单位的10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却在佳节前发出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这些呼声未必能对内地年轻一代热中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文化符号的趋势产生即时的影响,却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彻底颠覆中国文化状况的关注。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长足进步,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谈论、高度重视的现象,但是中国人如果不能在文化建设方面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中国的崛起至少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如果因为经济的崛起而产生要在文化方面抗拒西方,甚至否定西方文化的妄自尊大心态,中国人同样难以对世界文化进程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节日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而言,都是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统积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地名校的博士联名发出抵制圣诞节的呼吁,无疑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彻底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心。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摧残和破坏并非始于今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此类洋节的中国人愈来愈多。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化符号之所以能够逐渐渗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虽然在最近20多年内出现了起飞,但是被摧残的中国文化却没有得到恢复元气的机会。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可以说至今仍未断绝。
中国要找回文化方面的话语权,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的心态皆不可取。尤其是大可不必对圣诞节、情人节这类西方文化符号说“不”。只要中国有一个能够真正尊重自己的历史、热爱自己文化的社会氛围,中国人要找回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不困难。
另一方面,当中国的年轻人愈来愈热衷于西方传统节日之际,却出现了韩国人将源自中国的端午节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风波,此举似乎刺激了中国人猛然反省,觉得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样可贵,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商业价值和其他影响。
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不再被国人冷待,要重新找回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与其呼吁拒绝圣诞,不如提倡了解自己传统节日的真谛。大可学习香港和台湾,让内地不仅只有一个春节是公众假期,而且要让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他传统节日都成为公众假期,从而让中国内地的年轻一代有机会能够真正明白这些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摘自香港明报社评;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