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众议院今天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图为众议长南希·佩洛西(坐者)在国会其他领袖的陪同下签署了这个刚刚通过的方案。 中新社发 邱江波 摄
|
美国国会众议院今天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图为众议长南希·佩洛西(坐者)在国会其他领袖的陪同下签署了这个刚刚通过的方案。 中新社发 邱江波 摄
|
中新网10月8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10月7日刊发题为《美国救市谁来救世?》评论文章说,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要恢复,仅靠几千亿美元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美国今日之危机,乃包裹在过度消费、凭借美元在全球发行通货的特权来吸纳全世界过剩生产和供应能力的悖论内核中。而其救市方案并未触及这一内核,因此很可能进一步恶化财政状况,加剧通胀趋势,甚至孕育出金融市场的另一个泡沫。
文章摘录如下:
几经波折,数易其稿,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终获通过,但显然,市场对这一方案仍缺乏信心,纽约股市继续暴跌。
彭博社此前的民调显示,55%的美国民众反对“救市”,认为“花纳税人的钱来救援私营公司不是政府的责任”,更不应该让“喝粥的人去救助吃燕窝的人”。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一场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蔓延全球时,每一个人,无论是“喝粥”的还是“吃燕窝”的人,恐怕都难以独善其身。
应该说,美国政府如此深入地介入经济体运行,是二战结束以来所绝无仅有的。从财长保尔森给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下跪,到总统布什“自2002年以来首次在黄金时段就经济问题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就可看出,此次危机之严重,已到了政府必须放下身段砸钱阻止的地步。
尽管救市是必要的,但舆论界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美国政府的这一救援计划只是疗伤的镇痛药,治标不治本,虽能缓解眼下对流动性消失的恐慌,多少恢复一些市场元气,但并不能根除这次危机所暴露出的美国金融体系本质的弊端。
与此同时,源自美国的这场金融病变正迅速传染到欧洲,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也相继展开“拯救”行动。不过,面对这样一场风暴,仅仅靠一个国家的援助是不够的,更需要全球联手。4日在巴黎结束的欧盟四国峰会上,法、德、英、意四国首脑已达成共识——协调合作,通过扶持金融机构、加强监管等方式,恢复欧盟金融秩序和市场信心。但这似乎仅是“口号式救助”,说到掏钱,谁也不愿意做“带头大哥”,四国并未达成类似美国的大规模救市计划,法国总统萨科奇更否认倡议欧盟共同建立3000亿欧元救市基金。
英国媒体指出,欧盟“三驾马车”英、法、德面临不同国内问题,使他们的“救市”步调难以一致,对建立全欧金融安全集体机制各有盘算。
看来,欧洲能否比美国更好地渡过这场金融风暴,现在还言之尚早。
外界正在将期盼慢慢转移到中国身上。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到全球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斯利姆,以及众多经济学者,无不冀望中国挽救这场世界性危机,正如其在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一样。资本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信心市场”。当人们发现曾顶礼膜拜的华尔街金融体系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时,便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图腾。
作为新兴市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其仅次于日本的美国债券数额,都令美国在“救市”时也要看中国的“脸色”。尤其是中国经济正日益融入全球化大潮,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经济政策日渐开放务实,在全球经济面临危机的时候,中国经济尚能逆势增长的事实,不能不让西方世界刮目相看和借鉴。
但“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在充满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2008年,中国自身也面临着“中国式衰退”的危险,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言,“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将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柏林墙倒掉之后,世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繁荣。全球化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刺激了财富的增加。如今,人们正迈入另一个世界。危机已不可避免,有可能使这场危机程度减轻或时间缩短的因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是“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而非冀望什么“救世主”。这或许也是这场经济危机所显现的积极迹象。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