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这是华人继春节后重大的节日。华人祭拜祖先从古有之。约4千年前的中国殷商时期,在考古出土物及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对祖先的祭拜活动。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荣归故里后,便到埋葬父母的墓地去。他在杂草丛生,破损的墓碑中找到他父母的名字后,马上请人重修父母的坟。从此以后,他在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父母的坟墓去祭拜。之后,清明扫墓在民间蔚然成风。
文化的根没有断绝,在每年的扫墓,在祖先灵位前的跪拜之中。念哲学系的学妹问:祖先是否能吃到我们祭拜的食物?收到我们烧的冥纸?如果收不到,那是不是一种浪费?死后的世界不得而知,生人却可以借着清明扫墓而聚集在一起,再一次确认彼此的亲属身份。新年太华丽、热闹;清明节,共同守着的也只有那一座坟。修整坟头,怀念已故的亲人。聊着共同的话题,牵起共同的记忆,几许温馨。
借着清明扫墓,歇一歇脚,回顾前尘往事。清明节感人的画面,是后代们扫落尘埃,逐字细读墓碑上的文字。“先考xxx,先妣xxx,孝男xxx,孝女xxx。”历史,刻在墓碑上;历史的教育,在扫墓中实践。长辈在扫墓时总会说起当年事,家族的历史在锄头、祭品及香烛中传递。口语相传,在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移民史中尤为重要。祖辈们是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初祖,怎忍他们当年迁移的故事也随之落土?做个有根的马来西亚华人,不止是吸取中华文化的养份,马来西亚政府要我们念的“历史”,更是了解直接与我们相关的祖先们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辛酸血泪的故事,学院派的历史学者不感兴趣,如果我们不自己收集,那就会消失了!
潺潺川流,探索源头。溯源,是缅怀、是感恩,也是功利及短视社会的缓冲。三炷清香,饮水思源,进而缔造共同记忆及归属,在茫茫人海中不失落了根,反而把根札得更深,在马来西亚这块土地上。 (来源: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文:陈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