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过后,我们身边满布中秋的痕迹。郊野公园长椅上蜡迹斑斑,垃圾桶内堆满丢弃的灯笼,还有某个小公园内被烧焦的长椅子,似乎成了我们中秋节日的一大“特色”。当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家中,那一个个又胖又可爱的月饼。
近年,月饼似乎已取代灯笼,成为中秋节的“代言人”,内地网民更戏称中秋节为“月饼节”。而它所代表的已不单是节日的主角或商品化的概念,还反映出我们的传统文化及价值正出现断层的情况。从一个巴掌大小的月饼内,我们可以看到一点社会启示。
中秋月饼成抢钱商机
先看看月饼被商品化这个现象,由于今年适逢国庆日及中秋节假期相近,月饼的销售数字在内地各省都非常高,当中香港的月饼市场销量就预计高达5亿港元,而非传统的月饼如冰皮月饼及雪糕月饼等亦占了月饼市场约4成。由此可见,月饼已经成为食品企业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有些企业甚至一年就看这月饼的销售表现来“定生死”。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月饼行业整体毛利率可能有30%-40%,如果成本控制得宜,制造月饼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而随着商业竞争愈趋激烈,消费者就倾向选购自己信赖的品牌,形成月饼市场集中化的情况。
新潮月饼取代传统口味
月饼商品化后,出现了新式月饼与传统月饼在市场上分庭抗礼的情况。为吸引更多人购买,月饼的口味不断推陈出新。莲蓉豆沙作馅已经成了“前朝遗物”,雪糕、芝士或肉松才算是“潮流指针”,新式月饼近年更似乎有后来居上之势。有人认为这种让月饼“改头换脸”的做法不失为一件好事,透过将传统食品进行改良,让它们的口味、形状及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从而让食品扩大销路并走出销售困境。有人就觉得这些新派月饼只能算是糕点的一种,不能与具文化价值的传统月饼相提并论,如果让这些月饼取代了既有的“双黄白莲蓉”,实在是对中秋的“大不敬”。
月饼包装过度 造成浪费
同时,月饼亦带来了环保的问题,一般来说,月饼的保质期约为30-50天,所以如果是7、8月份所生产的月饼,保存至今已经接近或超过了保质期。面对各方亲友送来的月饼,除了将它们吃得一干二净外,港人就只能浪费地将之拋进垃圾桶内。另一方面,各制造商为增加月饼销路,花尽心思在月饼盒的造型上。现时月饼仍是铁盒当道,近年更发展到每个月饼有独立的铁盒包装。
每年400万月饼盒 75%丢弃
而“地球之友”的资料显示,香港每年制造的月饼盒便高达400多万个,其中的75%会被丢弃。有见及此,近年各大环保组织、学校及月饼制造商均发起月饼盒回收运动,希望可减少固体废物数量。有机构就采用了可循环或可持续的材料做包装,亦有不少厂商改以发售月饼券的方式出售月饼,以减少盒子及包装的滥用。
中秋沦为美食节购物节
另外,月饼原本仅是节日的点缀,如今却仿佛成了中秋节的全部,到底中秋节所追求的文化意义是什么呢?是物质还是传统文化?过去我们所吃到的月饼可谓简单朴素,而现在的月饼虽然包装得相当豪华,却渐渐变成了纯礼品。中秋节本身的意义不就是“团圆”吗?过中秋节不仅是娱乐、好玩,还是一个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机会。当中秋沦为美食节、购物节,就确实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上月29日,美国加州通过了“亚洲甜品保护法”,允许包括月饼在内的亚洲甜点厂家保持现有的生产方式,从而保证了月饼等亚洲甜点在加州的合法地位。州长阿诺·施瓦辛格坦言要让人们体验多种文化所体现出的各种各样的传统,其中包括享用不同种族的传统节日中所奉献的传统美食。当远在彼邦的中国人打胜了这场“传统月饼保卫战”之际,内地今年就有公司推出了“极品黄金月饼”,据说是把纯金制成月饼的形状当礼品出售。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的中秋节,是否已沦为商业化的奴隶?当月饼在短短几年内从传统食物变作送礼佳品,那个张灯结彩喜庆团圆的节日,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来源:香港《文汇报》 文:夏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