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静的印度德里乔·巴格市场,“金氏兄弟”店与其他店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不过,这家卖定制鞋子和皮革制品店铺的主人是华人。
一走进店门,一股旧木器和上好皮革的气味就扑鼻而来,75岁的店主希恩·休以温暖的孔夫子笑容迎客。店内细心摆放的中国日历、招贴画、花瓶和工艺品令人感受到中国气息。
休出生在旁遮普省,但他全家——父母、6个兄弟和两个姐妹,是1958年在德里安的家。“我在这里长大,认识的是印度朋友、邻居和房东。”休一边说一边摆弄着手里的一块皮革。
“德里是许多文化的混合之处,人人都能融入。”另一个鞋店“约翰兄弟”的主人朱蒂·叶说。“如果你像我这样出生在德里,你就接纳这个城市,人们也会接纳你。”叶是在德里的圣·科伦巴学校念的书,他的孩子也是。“学校里的朋友没把我当外人看。”他说。不过,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误会。“以前有人把我当游客,现在他们以为我来自东北。我跟供货方在电话里交谈时,他们以为我是印度北部人,一见面才大吃一惊。”叶说。
由于他们的相貌特征,蔬菜商贩和出租车司机都试图“宰”他们。“10卢比的蔬菜他们要15卢比,出租车司机要多收我一半。”叶说。目前大约有200名华人生活在德里一带。“我们的父母在上世纪30年代到加尔各答,那时移民相对容易。”休说。
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广东这样的中国南方地区,基本上是贫穷的农民,在印度从事制鞋等大多数印度人不愿做的行当。不过,他们的后一代受到了良好教育,许多人都不再从事制鞋、牙医、饮食或理发等传统行业。
尽管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已皈依基督教,但仍延续了过中国新年和中秋节的传统。由于德里没有中文学校,保留传统和语言比较困难。休的兄弟在家里讲的是印地语,习惯吃旁遮普风味的饭菜。在德里那么小的华人区,找新娘或新郎确是一个问题。“许多人离开这里,去了英国、美国或加拿大。我们到加尔各答找对象,那里华人比较多。”叶说。异族通婚也不是不普遍。“我父亲当时想让我跟华人结婚,但对于年轻一代人来说,共同的职业和兴趣更重要。”休说。
休从未去过中国,他想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去那里展示他们在印度所取得的成就。叶也表示,“我想要去看看中国,不过我肯定是以一名好奇的印度人的身份去的。”
(印度《印度斯坦时报》;作者/SidharthaRoy;编译/黄义务)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