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8年,我要带着孩子来北京看奥运会,这将会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事实上,这也是杨澜自己最自豪的回忆。作为中国的申奥形象大使,杨澜积极奔走,为民族文化与奥运精神的交汇“挖渠引水”,最终实现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用中国文化感动世界,用奥运文化感染中国。
一生注定与申奥有缘
“我的一生似乎与申奥活动注定有缘。”有幸两次亲身参与申奥活动,杨澜不由感慨地说。1993年,中国首次申奥。作为央视记者的杨澜赴蒙特卡罗主持欢迎中国申奥代表团的晚会,她目睹了投票的前前后后,最终怀着深深的遗憾泪别蒙特卡罗。
8年后,杨澜再次与申奥活动走在一起她被聘为“申奥形象大使”,杨澜说自己很幸运,也自信用心去做一定能行。2001年2月,杨澜从上海飞赴北京,准备向即将来京考察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做“奥林匹克主义和文化”的专题陈述。为此,她不仅收集了很多申奥材料,阅读了大量体育运动书籍,还天天“恶补”英语。对于杨澜在莫斯科为中国申奥的种种努力,一位外国专家评价说:“杨澜的英语陈述像音乐一样动听,想不到一个中国姑娘能讲这么流利的英语!从这一个侧面也能看出中国人的申奥热情2008年奥运会非中国北京莫属!”
借奥运传播民族文化
“我告诉你们的不及我看到的一半。我想北京和中国将向全世界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段杨澜在申奥当晚充满人性化的描述至今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短短的4分钟内,她将北京文化的悠久与都市的活力展现给世人,自信与自豪溢于言表。可为了这4分钟,其间经过了多少次的修改,包括杨澜在内,没有人能说清楚。杨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中开头和结尾都融入了我自己的感情色彩,中间的部分则是实质性和专业化的内容。在语调及表情上,我们更是经过了多次的演练。记得在国内最后一次排练时,张艺谋导演来了,他当时提醒我在陈述时眼神应注意与台下的交流,而不应只看正前方,这对我帮助很大。”
此外,杨澜创办的阳光卫视频道也在海外宣传方面与北京的申奥工作积极配合。杨澜向北京奥申委明确表示,只要奥申委有什么要求,她都会积极地予以支持。
让奥运精神广布四方
杨澜希望奥运文化在中国传播,希望奥运精神播撒在每位百姓的心中。2004年6月9日上午9时,雅典奥运会火炬北京接力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开始,奥林匹克圣火首次光临中华大地,148名火炬手高擎奥运火炬,在55公里长的路线上传递,杨澜就是火炬手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澜把火炬比作玫瑰花:“我觉得有点像街头年轻人谈恋爱似的,手持一朵玫瑰花,只是我手持的是一根火炬。”玫瑰花,火炬——一样的执著,一样的热情。火炬所到之处,都有很多人跟着车队一起往前跑。
杨澜说:“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参与的盛会,更是宣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体育运动的好机会。”她希望能够借助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把百姓参与奥运的热情转化为运动热情,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达到身心健康均衡发展。她说这比中国运动员拿到金牌还要重要。
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期待能办成一届高效、节俭的奥运会。”杨澜满怀希望地说,“我也希望全世界的中国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北京奥运加分。”(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赵悦 杜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