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放中国人自由行 能确保游客消费权益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日本开放中国人自由行 能确保游客消费权益吗?
2009年06月28日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7月1日,日本开始接受中国公民个人旅游签证申请。这意味着中国游客日本“自由行”成为可能。有相关人士认为,这是日本此举意在借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振兴日本时下不景气的经济现状。

  为什么中国游客在日旅游消费的权益屡遭侵害?

  《东方时报》上期刊载了独家采访并撰写的《中国大陆游客在日被“宰”内幕》一文。文章一经刊出便受到了日中两国的广泛关注。连日来该报编辑部接到了读者就此文打来的热线电话近上百通。中新网在第一时间转载了此文后,网友通过网络就中国大陆游客在日被“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足以见得中国民众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意识之强。

  记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采访和了解之后得出结论,在日本的所有服务行业和零售行业的经营者简以量化做90%以上都是守法经营坚守诚信的。“无良”者仅占不足以10%,可惯以称之为“个别”现象。对于此“个别”现象有乐观者认为这不足以影响到“主旋律”日本大的商业环境还是好的。但是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这样的“个别”现象绝非偶然、孤立存在的。正如前文所陈,这样的“个别”现象正在日本蔓延,所谓的“潜规则”正在蚕食着日本的旅游业界。是什么成就了“潜规则”在日本的蔓延?究其原因,尽管我们总试图回避,但是却又无法回避。潜规则的始作俑者及实施者便是我们的国人,是那一小部分“耻感”缺失的国人。他们在潜规则中“回扣”的驱动下,在异国他乡损害着同胞的利益。

  就在记者撰写本稿时,接到了一位东京某大学中国留学生小康打到该报社的电话。在电话中小康告诉记者,在来日本攻读硕士学位之前,他曾是国内一家知名旅行社的导游。生性率直坦诚的他实在无法适应旅游业界的“潜规则”在入行不到两年后,毅然辞职远赴东瀛寻找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潜规则”之所以能够蚕食日本旅游界,根源还是钻了日本政府对外国人消费权益保障缺失的空子。

  小康讲,中国游客在日本被“宰”这其实与日本游客在中国被“宰”的手法一样。只是所不同的是,在中国日本游客被“宰”也是由中国导游“操刀”完成。他认为游客随团旅游被“宰”是必然的。据小康介绍,现在中国大陆的旅游界的状态很不理想。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恶性竞争已经达到了“自我毁灭”的程度。现在大陆旅行社的导游基本没有“底薪”,他们的收入只能从旅游团里“索求”了。

  据小康透露,大陆的旅行社都是在“买团、卖团”。旅行社先通过广告招来顾客组成团。导游们为了能够接到团,不惜把承包价越压越低。这就是游客们在各种媒体上常看到旅行社低价线路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游客怎么能不被“宰”呢?

  根据这个团的平均年龄、职业、出国目的和家属是否同行等“参考指标”将这个旅行团划分等级估出价格,再承包给导游。通常情况下,商务考察团被“卖”出的价格最高,因为这样类型的团,团员多是由“成功人士”组成。这样的消费群体往往“只买贵的不选对的”自然这样的团回扣就会很高。所以这一类型的团被卖高价就不奇怪了。

  当记者向小康了解什么是卖不出去的“团”时,据小康介绍,由中老年夫妇组成的团一般会令旅行社很“头痛”。这样的消费人群,消费观念十分谨慎。在娱乐、购物方面很难诱导他们被“宰”。往往买到这样团的导游,多半是要“赔钱”的。这也是在旅游投诉为什么多产生在这样的旅游团的原因。

  小康坦言,不论是国内游还是国际游,只要是游客报团旅游,十有八九都是要被“潜规则”的。其实手法都一样,不论在哪里,对于“潜规则”来说,那只是换了一个“景点”而已。这样的“潜规则”之所以能够蚕食日本旅游界,根源还是钻了日本政府对外国人消费权益保障缺失的空子。

  日本对中国游客敞开了大门,但是高门槛仍在

  日本政府从日本7月1日对中国开放“自由行”,中国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均可以个人方式申请观光签证。日本政府计划通过开放个人游,每年能够增加15万中国游客来日本观光。最近,因新型流感和日元升值等因素,来日本观光的外国游客急剧减少,企业和地方政府指望向中国富裕阶层开放个人游,振兴当地旅游业。

  6月24日,观光厅长官本保芳明会表示,日本对向中国开放个人游抱有很大的期望。他说, 6月17日,他在北京召开有关开放个人游的记者会,有40多人参加,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此事相当关心。现在,中国人来日本旅游,原则上,对包括导游在内4人以上的团体客,才发放旅游签证。他指出,为了防止不法滞在,这次开放个人游是以富裕层为对象,年收入相当于300万日元-400万日元以上。

  记者就“开放个人游有没有具体的条件?”采访了国土交通省观光厅。该官员表示,只是要求申请者具备相当的经济能力,但对其收入没有设严格的规定,由上海总领事馆、广州总领事馆和北京中国大使馆对其提出的收入证明做出综合判断。当问及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外其它地方的人能不能申请个人观光签证时,国际交流推进课的担当官员表示,上海总领事馆、广州总领事馆和北京中国大使馆负责发放个人观光签证,个人通过旅行社申请,但对申请者居住的地区没有限制。

  看来日本虽然向中国个人游客打开了大门,但是不低的门槛仍横档在中国大陆普通游客的面前。

  在保护本国国民和中国游客的消费权益日本不应“差别对待”

  记者就中国大陆游客日本被“宰”现象采访了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国际交流推进课,得到了这样的回应“昨天在网上看到有关报道后才知道。此事你可以采访中国访日团体观光客接受旅行社联络协议会。”

  记者随即又采访了中国访日团体观光客接受旅行社联络协议会。日团体观光客接受旅行社联络协议会回答记者:“没有听说过此类事件。”记者追问:“中国游客如果在日旅游期间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时有没有投诉的方法?”对方的答复是这样的:“中国游客想投诉的话,即使观光结束回国后,可以通过当初安排来日本观光的旅行社,向日方叙述自己的苦衷。”这样的回答使人很自然联想到中国的“太极推手”。

  带着同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东京都生活消费综合中心。该中心告诉记者:“来本中心可以咨询、投诉,但因没有为游客设立专门的相关机构,这对来日观光的外国人来说是很难的。如果要用中文或英语咨询投诉,在事先要约好时间,本中心做好配备翻译之后即可。

  记者带着同样问题采访了东京都劳动局观光部。他们是这样回答记者的:“外国游客购物遇到上当受骗的情况,如不会日语可以打电话给观光部。因作为观光事业的一环,我们配备了能够翻译的职员,可以帮助外国游客同警察交涉。这类事属于警察管辖,外国人遇到上当受骗的事应该向警察报案。”

  这样含糊甚至是推诿的回答与前不久沸沸扬扬到几乎影响日中两国关系的“毒饺子事件”和“瘦肉精”事件,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态度仿佛判若两人。无可否认,在“毒饺子”事件中日本政府对本国国民的保护不仅有措施且条条措施都很得力。那么中国游客在日旅游消费时的权益日本政府有没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的现象足以认定日本政府对中国大陆游客存在着与本国国民截然不同的“差别对待”。

  日本政府应对本国国民与中国游客消费权益的保护做到真正的平等。因为在每一位中国游客的背后都有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考察了东京、大阪、及周边的一些旅游景点。发现,部分旅游景点都已配有中文的提示说明和中文线路图说明。但是中国语的投诉电话及其提示文字几乎没有见到过。在记者向景点工作人员询问其原因时,得到的答案竟都为“不知道”。还有部分景点及相关的服务部门出现中国语使用不规范甚至是语病的现象。记者在一次乘坐出租车时竟然看到车内的提示牌上竟然写着“请玩好安全带”,困惑中的记者在参考了旁边的英文才发现这条提示语竟将“系”错翻译成了“玩”。

  中国游客在日旅游消费的权益保障出现了本不应该出现的缺失。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真空地带”才使得旅游业界的“潜规则”得以罅隙求生。

  中国近年来以高速的发展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甚至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断言“只有中国才能作为时下金融风暴的拯救者。”或许也正因如此,肆虐全球的新型流感也没能改变日本对中国游客大开国门。

  据官方统计:2008年,来日本的外国游客约605万,因受发放签证严格限制的影响,中国团体游客35万人,还不到1成,从中国每年到海外观光的游客超过4000万人看,日本占其比例相当小。

  日本观光厅认为,扩大中国游客人数的余地是相当大的,指望开放个人游后,每年能增加15万人。

  日本是一个以细腻和完美的服务而著称于世的发达国家。那么在文明而又现代的国际化进程中为什么偏偏忽略了对外国游客的权益保护?日本在展开臂膀迎接来自中国大陆游客的时候,如果不能如保护本国国民权益一样保护中国游客的消费权益,那么其结果必然会与起初之设想大相径庭。

  相关人士呼吁:日本政府只有取消差别对待、建立完善保护中国大陆有游客在日旅游消费权益的措施,对本国国民与中国游客消费权益的保护做到真正的平等。因为在每一位中国游客的背后都有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吴福昶 远藤英湖)

编辑:张冬冬】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