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国际先驱导报》版权作品,未经该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只琢磨“转场”而不思考“转型”,在俄华商就难保今后不会再次遭遇滑铁卢
这两天,中俄媒体都在跟踪报道同一个新闻——莫斯科将建起一座“中国城”(俄媒将之称为“唐人街”)。据国内媒体此前的报道,“中国城”将由中国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与俄罗斯AFI开发公司联手在莫斯科投资开发,现在双方已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30日进一步披露说,未来的“中国城”将由商业和物流中心、海关和防疫站、联邦移民局办事机构及一座两星级宾馆构成。媒体期待,这能为华商“提供一个合法、合规、有法律保障的良好经营场所”。
乍一看,这无疑是饱尝艰辛的在俄华商难得的重大利好。在切尔基佐夫市场被俄方突然关闭后数万在俄华商都在思考未来的日子何去何从。部分华商向莫斯科市内其他大市场转移,希望在那里从头再来、东山再起。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只琢磨“转场”而不思考“转型”,那很可能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因为,只要“灰色清关”的阴影一天不散,在俄华商就难保今后不会再次遭遇滑铁卢,就不会彻底逃脱“少数俄非法商人无忧无虑拿大头,大多数华商提心吊胆拿小头”的怪圈。
然而,尚在计划蓝图上的“中国城”就是在俄华商的“伊甸园”吗?俄方传来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媒体猜想得那么让人兴奋。7月30日,莫斯科市政府发表声明称,莫斯科市不可能建大型中国商贸中心,这样的中心只可能出现在莫斯科州。同日,莫斯科消费市场与服务局第一副局长斯莫列夫斯基向笔者透露,“莫斯科市内没有兴建此类市场的用地,将来如果要建,那也只能在莫斯科大环之外(即莫斯科州)”。因此,“中国城”很可能沦为一纸空谈。
事实上,不论是切尔基佐夫的突然关闭,还是未来所谓“中国城”的可能难产,究其原因还是俄罗斯人并不愿意看到华商过多和集中。
近两年,俄罗斯大幅度收紧移民政策。2006年底,俄联邦移民局局长罗曼达诺夫斯基曾明确强调,俄坚决禁止在其境内出现类似于“中国城”的那种外国移民聚居区。俄移民局副局长帕斯塔夫宁曾透露,“根据俄一些学术调查研究结果,如果外国移民在俄罗斯任何一个地区的数量超过当地俄国居民人数20%、特别是这些外国移民拥有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那么这将会造成族群紧张,让当地俄国居民感到非常不舒服。”
“中国城”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早在2007年6月,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就在莫斯科市举行了奠基仪式。按计划,这个被称为“华铭园”的项目一期工程应于今年7月完工。但现在,这一项目在俄罗斯进展得并不顺利。与此同时,由上海某大公司投资兴建的、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也因被视为“中国城”而遭到了当地人的强烈抵制。
可见,即便要建一个未来华商的集散地,“中国城”、“唐人街”这样的名称也先要改旗易帜。起码,“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要惊动俄罗斯人对外来移民的紧绷的心。 (关健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