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醇逸竞选审计长震撼纽约政坛 华媒吁选民支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刘醇逸竞选审计长震撼纽约政坛 华媒吁选民支持
2009年08月28日 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已在市议员席位上连任两届的华裔刘醇逸正式宣布投入市审计长选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今年纽约各级公职选举热闹非凡,华裔踊跃参选,热情盛况空前。过去几个月来,各华裔参选人积极辩论政见、宣传理念,频频走访社区寻求支持,在华人参政的道路上做出了令人欣喜的努力。而在诸多的选战中,最引人瞩目的,要算是市审计长之争。

  市审计长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市府公职排序上,继市长、公益倡导人之后,位居第三,但是由于审计长掌握了审计市府各部门预算和经费运用的实权,实际上发挥了协助市府运转,监督和平衡市长权力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今年3月初,已在市议员席位上连任两届的华裔刘醇逸正式宣布投入市审计长选战之后,不但震撼了纽约政坛,更赢得了华人社区的广泛支持。

  遴选公仆的第一要旨当然是选贤举能,但在纽约这个移民大熔炉里,若参选人德才兼备又理解新老移民的传统、文化和需求,更是最佳人选。

  刘醇逸过去将近八年的市议员生涯,正反映了他具有上述做为纽约优秀公仆的品质。其勤于奔走各族裔社区,聆听民意,并为弱势者主持公道、争取福利的身影,不仅在华裔社区,也在其他族裔社区和权益团体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跑市政新闻的纽约华文传媒记者,常因刘醇逸的能动量太大而叫苦不迭,不是没有由头的。

  刘醇逸上周在新老侨团、组织负责人陪同下来到《侨报》寻求支持时,记者问他,如果当选专责审计市府预算和监督经费运用的审计长,是否会因工作的职权和性质与市议员不同而无法像过去那样的频频走访社区,以至于难再为社区解决实际的问题?刘醇逸答称不会,强调这个职务能让他更直接有效的为民众服务。他解释说,正因为审计长掌握了审计市府各部门预算和监督其经费运用的实权,所以较市议员更可以有效地督促和制衡各市政部门,实质地责令它们恪尽职守地为民服务。

  刘醇逸举例说,丁勤时市长和之后的历任纽约市长都签署了市府部门和医院不得查询、举报民众移民身份的行政命令,但很多部门都不知道或不去执行这项行政命令,如果他当选市审计长的话,他就会把市府部门和医院是否贯彻遵循该行政命令做为审计预算的要件之一。他进一步说,对于那些对族裔传统、文化、习性不够敏感或疏忽的市府部门,市审计长也可运用职权责令其更改。他举例说,华人餐厅在橱窗吊挂鸡、鸭等熟食品,经常遭到市卫生局刁难,但这是传统的炊事工艺,并不影响食品安全与卫生,虽业者不断陈情,却效果不彰,该局还是经常乱开罚单,他若当选市审计长,会将之列为审计该局是否称职的项目。刘醇逸保证,为了掌握民意资讯,做个称职的公仆,就算转换跑道担任市审计长,他依旧会勤跑社区,亲近民众。

  刘醇逸竞选市审计长,不仅是对已经历过草根历炼的他本人在政途上更上一层楼的挑战,也是纽约华裔首次投入全市选举的历史性选战,更是纽约华裔有可能首次直接参与主导市政的大好机会。

  就本次市审计长选举战况而言,只要初选成功,不用等到11月的普选就基本笃定当选,因此9月15日一役对刘醇逸能否实现进军全市公职之梦至关重要。若那天华裔选民对刘醇逸支持能够百分之百反映在选票上,那么纽市的首位华裔市审计长就可能诞生,但如果那天就算他得到了最高票可是得票率却未达40%,而必须与得票次高的参选人再次角逐(Runoff)的话,那么华裔的票数在次轮重选中就不一定能够起到成功抬轿的关键作用。

  资讯显示,刘醇逸不但获得华裔选民鼎力支持,而且也赢得了包括韩裔在内其他族裔团体、组织,以及各类工会的背书。虽然目前在初选的声势上,刘醇逸似乎压倒了其他三位实力雄厚的参选人,但由于选举制度对本职候选人产生所设的门槛,未到初选点票结果最终揭晓,大众看好的刘醇逸是否能够胜出仍旧充满了悬念。

  刘醇逸用过去近八年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个卓越尽责的好市议员,期待他能有机会再用行动来证明他是个了解民众疾苦并且有所作为的市审计长。9·15初选,把票投给刘醇逸。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