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归"与"不归"引关注 海内外华人同防流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留学生"归"与"不归"引关注 海内外华人同防流感
2009年05月18日 1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17日,不少市民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翻阅预防甲型H1N1流感相关书籍。眼下,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世界多个国家流行,使得国内居民对疫情发展非常关注。近期到书店查阅、购买书籍以了解流感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市民逐渐多起来,带动了相关书籍的畅销。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题:留学生“归”与“不归”引关注 防流感海内外华人双向传递爱

  中新社记者 陆春艳

  “有一种爱叫做不回家”、“推迟回国只因一个理由:不要使人们感到不安”……在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之际,海外留学生倡议推迟回国获得多数网民的支持,此负责任之举与祖国的牵挂遥相呼应。在“归”与“不归”的抉择中,海内外中华儿女将爱双向传递。

  中国内地已经确诊的三例甲型H1N1流感均为输入型病例,患者都是从美洲归来的留学生。当下,部分国家高校迎来暑假。面对留学生回国高峰可能增加输入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小盛日前在网上发起“有一种爱叫做不回家”的倡议,呼吁疫区的留学生在甲型流感流行期间推迟回国。

  “好想回家啊,但是为了祖国人的健康,挺过这一段”、“我计划推迟回国”、“为了对家人、朋友、祖国人民负责任,我会主动在家隔离七天”……在网络论坛回帖中,大部分华侨华人、留学生都赞成这个倡议,并对中国防控流感的各项举措表示理解和支持,有些人还写下了自己的建议。

  身处美国的一位网友指出:“我非常赞同在对甲型H1N1流感的毒性没有彻底研究清楚之前,大家尽量减少从疫区回国,减少将病毒传播回国的几率。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相当大,真的传播起来,速度可能超过美国数倍,不能掉以轻心!”

  一位旅居西班牙的网友留言说:“近期是否回国,主要还是看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感冒等症状,就暂且不要回国。身体健康者,回国后自觉隔离观察一周,我认为才是对社会,对自己负责!”

  留学生的倡议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中新网论坛有关调查显示,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网友赞赏留学生们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和举措,许多网友留言称这些留学生应入选本年度的“感动中国”,并期待他们早日平安归国。

  面对网上的赞扬与好评,一位在美国留学的网友说:“希望已经留学生有这种责任感。我们不忍心也不能够把可能的、潜在的病毒散播给我们的至爱亲朋!”

  留学生的倡议同样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推迟回国只因一个理由:不要使人们感到不安。”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理事会主席杨春来,在接受本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杨春来对中国严防流感的举措表示理解。“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大,如造成传播会产生恐慌,特别是SARS曾给人们心理上留下很大阴影。”他表示,原计划十五日回国参加一个活动,但为支持国内防控流感,取消了这次行程。

  在应对流感过程中,中国政府对海外游子的牵挂和关心有目共睹:派出包机赴疫区国家接人员回国,各驻外使领馆及时提醒华侨华人防范疫病,国务院侨办专门购置了两万个口罩赠送墨西哥华侨华人,国内各大媒体对海外华人防控流感予以详尽报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在写给海外留学生的一封信中说:“任何时候祖国都一如既往为全体海外学子敞开大门,欢迎你们回到亲人的身边,并有能力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致信海外学子,提醒保留好登机牌及酒店房间号等信息,回国后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同时还致信留学生家长,提醒保存好孩子旅行的相关信息,做好必要的自我隔离。

  五月十七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就读于美国纽约州某大学的北京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时说:“祖国是广大留学生的家。我们都很关心你们的健康,希望你们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在一些有流感疫情国家学习的留学生要多了解自身防护知识,回国后对国家所采取的防控措施给予理解。”(完)

编辑:张冬冬】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