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一块月饼,一份情怀,一缕思念,伴我走过一年又一年。陪我走出国门,飘到海外。
我的家乡在东北。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早早赶回家,在享受了丰盛的晚餐后,妈妈在圆圆的餐桌上摆上圆圆的月饼、圆圆的西瓜、圆圆的葡萄还有圆圆的苹果,一家人吃着、说着、笑着,那份温馨至今仍保留在我的心中,一辈子都不会离去。
我带孩子第一次到日本是10月5日,中秋已过。那时老公已在日本一年了。记得那天他到成田机场接我们时,见我手中提着大大的圆圆的三层月饼盒时,高兴极了,却又转而嗔怪我带的东西太多。当天晚上,圆月依旧如盘,月色皎洁,我们一家人分隔了近一年又团聚了。在异国他乡,在空空的榻榻米上补过了中秋团圆夜。老公掰一块月饼放在嘴里慢慢嚼着,细细品味着,一种我在国内从未见过的满足感涌上了他的面颊。
打那以后,一年又一年的中秋,我再也没回故乡,再也没尝到家乡的五仁月饼。可了解我喜好的日本朋友却特地从横滨中华街为我买来在日本做的中国式月饼,味道虽与国内的稍有差异,但那种浓浓的情意,让我感动万分。还有位日本友人每年中秋节前后,一定要到北京游览,回来时送我的礼物也一定是稻香村的月饼。那装在精美的礼品盒里的月饼,圆圆的表皮上花纹清晰,油光发亮,让人赏心悦目,不忍动口。
月亮就像一首诗,叩响着每个人的心灵,无论年代,不论国籍。每年这个时候,只要时间允许,我教的中文课堂上定会传出悠扬、朗朗的读诗声。本来就喜爱中国古诗的日本学员们一字一句,神情专注地朗读着、背诵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这些千古绝唱,他们都能理解其中含义。
今年一位学员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主题,创作了一幅画,参加了在东京新国立美术馆举办的画展。参展那天,我去了,一进入展厅不远处,见有好些人正站在一幅画儿前静静地欣赏着。我好奇地凑过去,面对长约3米、宽约2米的巨幅画面,我震撼了。
黑蓝色的夜空,挂着冰镜碧玉般的月亮,柔柔的月光下,一个穿着蓝底白花夏日和服(浴衣)的日本女性,坐在院子里长满鲜花绿草的木桌旁,桌子上放着一封开启的信件,她的眼神是寂寞、忧伤,是祈念、期待。她在等待谁?又在祝福谁?画的题目是“但愿人长久”。
人们伫立在画前,久久不愿离去。“花好月圆人团聚”,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天下人的共同心愿。(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顾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