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西华人子女别让"偷菜"误了人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旅西华人子女别让"偷菜"误了人生
2010年03月17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7日电 西班牙欧浪网3月15日发表评论文章,近日,一位读者诉说了一件让其子茶饭不思、神魂颠倒之事,母亲担心孩子如若继续沉迷其中,长此以往,后果简直难以想象。而让这位孩子欲罢不能的是近几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被大伙俗称为“偷菜”或是“农场”的网络游戏。

  文章摘录如下:

  对于“偷菜”一道,笔者耳闻目染久矣,因为身边无论男女老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人对于“偷菜”乐此不彼。“偷菜”游戏做为一种文化产品,本是用于缓解生活压力,聊以自慰之用,而如今却已与我们所倡导的道德行为准则南辕北辙了。变成了一种网络“毒药”,不仅毒害了这些思想成熟、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更是在侵蚀着那些还未经世事的孩子们,对于我们旅西的华人来说,无论是从道德观念上,还是从心理方面而言,这种毒害更甚于忘川之水。而受害人不仅仅是孩子本人,更是一个家庭,更有甚者还将造成两代人之间的脱轨和缺失。

  据笔者所知,偷菜游戏的规则简单,其核心就是“偷他”和“防偷”。于是乎,准时偷菜成了各位偷菜者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因为一旦错过时间,不仅自己的辛苦所种之物将尽落别人手中,而别人所种之物自己却一无所获。很多人为了偷菜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甚至置其它事情与不顾,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生怕错过最佳时机。但是,孩子,你是否有想过,你究竟从偷菜中收获了什么?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心理满足感?还是偷窃之后的成就感和获得虚拟财富后的虚荣感?当手疾眼快的你将别人全数成果揽入自己怀中时,一种有悖于我们道德的行为也同时应运而生。

  当“偷”成为一种收获的正当途径在你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孩子们来说,毒害有加。虚拟世界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衍生,当我们讲其折射到现实中时,同样存在是影响,甚至会左右和主宰现实生活的行为,某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偷菜”游戏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人的心中埋下了一种隐患,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有时候是致命的。孩子,古人早有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 也许,在人们眼里,偷棵菜微不足道,可君曾闻“做贼偷瓜起”?小偷不改成大偷,大偷成性变江洋大盗,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其次,“偷”是不劳而获的意思,“偷菜”游戏就是利用了人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心理,为了赚取点击率而不择手段的诱惑人们。这种思想与我们五千年来倡导的传统美德完全相悖,一直以来,人人唾弃的偷盗行为在时下竟然如此盛行,是道德的缺失?还是精神世界的空乏?且不说成年人,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孩子,你想沦为不劳而获的一代吗?我看答案是否定的吧!“偷菜”游戏其实就是以一种以损人利己为荣,以好逸恶劳为乐的心理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

  旅西华人来此创业不过数十余年,不论成就多少,不管事业大小,这些华人的创业者用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博得了异国人的尊重。孩子这些都是你的父辈们用他们的心血换来的。若是你只身沉迷于偷菜的欢娱中,逃避现实,封闭自己,置你的学业于不顾,置你工作于脑外,当有一天父辈们老去,你用什么去守住父辈们的心血,用什么来维护他们打下的江山呢?又如何去开拓父辈的事业,用什么去完成他们未尽的梦想?所以“偷菜”毒害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一份来自家庭的希望。  

  孩子们,学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游戏,平稳地游走在网络与现实之间。要知道,真正的开心应该是在阳光下、在现实里,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工作事业上,努力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别让“偷菜”偷了你的人生。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