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5日电 新年伊始,28岁的中国留美博士生江海松(音译,又译姜海松、蒋海松)因元月3日在美东纽瓦克机场吻别女友闯入禁区,导致机场戒严关闭6小时的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大哗,也引起海内外华人热议。对此,美国《侨报》1月14日刊发社论指出,留学生吻瘫机场事件需集体反思。
原文摘录如下:
江海松预定于1月28日在纽瓦克市法院出庭。据传他将面临挑衅入侵罪指控,遭受500美元罚款和30天监禁的处罚。新泽西州参议员劳腾伯格甚至要求吊销他的签证,遣返回中国。理由是江海松制造的麻烦导致1600人被困机场,大量航班晚点、经济损失超过上亿美元,不严惩不足以警示他人。
事件发生于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恐袭炸机未遂案之后,全美航空安检升级之际,公众因此而质疑机场安检漏洞的问责声也随之四起。撇开这方面的检讨,以及江海松的合法权益被中国驻美使领馆关注而理应受到保护,被网民调侃为中国留学生“浪漫一吻‘吻瘫’美国机场”的这一事件,在法制观念、社会公德、责任判断乃至文化差异诸层面,确有认真反思的必要。
对于美国航空界而言,江海松闯入禁区的行为触发了一起航空安检的“大乌龙”,但作为一个旅客送行者,遵守公共场所(更不必提安检重地了)规则,遵守法规,应该是起码的行为准则,不能因为海关安检员临时离开就可“检漏”闯黄围栏。江海松的行为显然不被美国公众认同,因为这是在不恰当的场合做出的不恰当的举动,绝大多数公众都不可能原谅这类在执法区域逾越规矩的行为。
如果深究下去,其原因可以解析为对社会法制和公德由来已久的漠视,这种漠视与我行我素的性格并无直接联系,许多率意随性的美国人也不至于会在执法区域自找麻烦,除非别有企图。江之所以擅闯安检区却没有意识到后果(其友人说法),可见他根本没把越界闯禁区行为当回事,只能令人遗憾地感到,漠视法制的意识已然根深蒂固,而这种漠视心态的生成,自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江海松来美国五六年,入乡随俗,对美国社会必要的规矩礼仪理当耳熟能详了,但他此番表现出来的闯关行径,非但对社会法制与特定场所的安检措施漠然视之,对自己的鲁莽行为也缺乏应有的责任判断,与他分子生物博士生的身份亦不相称。一个在科学学科深造接受高深而严谨科学训练的博士生,暴露在社会视野的行为却是如此轻率幼稚;似是不能在行动之前思考后果,也不能判定是非承担责任的边缘“社会人”,正印证了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误,亟需倡导人才素质的合理结构培养,为时代输入更多业务专攻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的人才。
还有,江海松机场吻别女友,被一些网民视为“浪漫”之举,以为在西方世界的吻别是社会常态,不足为奇。这也牵涉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误读。热恋中的情人相见时难别亦难,拥吻惜别难分难舍的情景,在世界上各个角落都在无休止地上演,今天开放的中国社会发生更浪漫的故事也屡见不鲜。江海松此举不足为训的是,他和女友的“浪漫”不能以破坏机场安检区的规矩为代价。
倘若他和女友在纽约时报广场或者帝国大厦顶楼上演拥吻一幕,又被摄入镜头曝光,倒容易被世人视作“经典”、“浪漫”的“世纪之吻”,遗憾的是他把吻别场景挪在旅客进出频繁、安全控制特别的机场安检区,那就只能被警方搜寻法院传讯了。这与文化其实无涉,还是漠视法制惹的祸。
当然,因为江海松这一个案而与整体中国人的“素质低下”划等号,则是别有用心故意炒作。但是,中国移民、留学生、访问旅游者近年在美国社会各种公共场合有不文明举动,甚至触犯法规而遭惩罚的事例,时有所闻,有些是无心之失,有的属明知故犯,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反思。而江海松闯安检区事件,正是促进集体反思的一个契机。
反思应当触动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面对不容置疑的社会法制和行为准则,在不失性格自由的前提下,去做一个我行我素肆意妄为的“独行侠”呢,还是做一个遵循规则有益社会的智者?!这是在东西方任何国家都会面临的选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