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7月1日刊发时评文章说,6月30日,美军撤出伊拉克城镇。在目前爆炸事件层出不穷的形势下,美国是否能按原定计划撤军,目前撤出城镇显然是第一场重要考验。如果伊拉克军警不能承担重任,美军将被迫重返城镇,完全撤军计划可能成为泡影,这对双方来说都将是一次惨败。
文章摘录如下:
美军按照美伊协议于6月30日撤出伊拉克城镇。这是美军于2011年底全部撤离伊拉克的第一步,对美伊双方都是一个考验。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美军撤离城镇后,治安的重担就落到了伊拉克军警身上。从今年的形势来看,形形色色的暴力活动虽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有1800多人被杀,而且近来血腥暴力有卷土重来之势。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宣称本国的50万警察和25万军队完全有能力承担维持城镇治安的任务,但不论是伊拉克人还是美国人对此都公开表示怀疑。
对美国来说,这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美国深陷伊拉克这个火药桶已经6年,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更付出了4000多美军士兵的宝贵生命,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角度来看,确实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如不尽快脱身,必将后患无穷,这是美国舆论难以接受的。美国的如意算盘是避免付出更大代价的同时,又能确保对伊拉克的控制,并进而控制伊拉克周边地区甚至整个中东。其实,在美国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强行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时,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就心知肚明,美国入侵伊拉克决不只是为了推翻萨达姆、建立民主政权。
最近,当年入侵伊拉克的重要决策人、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已公开承认石油是发动伊战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将伊拉克变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据点,从那里钳制伊朗这个心腹大患,确保以色列和美国的利益。
然而在目前爆炸事件层出不穷的形势下,美国是否能按原定计划撤军,目前撤出城镇显然是第一场重要考验。如果伊拉克军警不能承担重任,美军将被迫重返城镇,完全撤军计划可能成为泡影,这对双方来说都将是一次惨败。
目前最大的悖论是,美伊双方都希望结束美国军事占领的现状,但都控制不了局势。伊拉克当局为美军撤离城镇而组织了庆典,许多伊拉克人6年来首次走上街头欢庆伊拉克主权开始回归,说明美国人不受欢迎,目前的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军的存在有关,许多极端组织都打着反美的旗号从事恐怖活动。但双方都知道,美军的撤离并非消除暴力的保障。伊拉克由来已久的种族、教派冲突使巴格达“享有”暴力之都的名气,民间甚至有“即使是真主的亲属在巴格达遇害也用不着大惊小怪”之说。
由于这些冲突并不局限于伊拉克一国,而是与周边国家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各方之间冲突波及整个中东,以及近年来在阿拉伯世界推行恐怖主义的基地组织,这种种因素使得伊拉克问题异常敏感,火药味更浓。美国一旦踏进这个火药桶,要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但是不退也不可能,因为美国民意不答应。当年开战是美国当局利用9.11之后民情激愤之机,靠编造谎言误导民意而进军伊拉克。在侵占伊拉克6年之后的今天,美国舆论早已转向,不愿让子弟兵继续当炮灰,现总统奥巴马正是为了顺应民意才决定撤军的。但美国当局也意识到撤军之后在伊拉克留下的真空,由于教派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多数民众都是什叶派信徒)很可能会被伊朗所利用,万一出现那样的局面,不仅会使美国6年来的沉重代价付诸东流,而且可能会长远威胁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要想撤军而不让伊朗钻空子,最实际的办法是用美元去填补真空,稳定局势,即所谓花钱买太平。
但在目前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要民众接受这一方案也有很大的难度。
从文化根源上来说,手按《圣经》宣誓就职的美国总统也许在潜意识中都有以“己所欲,施于人”这一基督的训导为行动指南的倾向,而无视其它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为美国入侵伊拉克辩护者常以“推翻极权、建立民主”为口号,且不说这一口号掩盖的真实意图并不那么高尚,单从武力推销美式民主本身就可以看出在国际关系中不顾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会造成多大的悲剧。现在,不仅伊拉克民众载歌载舞欢庆美国“占领军”撤离,伊拉克政府还正式将30日定为国家主权日,总理马利基甚至称之为是伊拉克成功“击退”入侵者的结果。
这一切对当年以救世主姿态进军伊拉克的美军来说,情何以堪?更何况,伴随撤军的不祥爆炸声时刻在提醒世人:伊拉克的明天是否会更好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