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加坡外籍新娘:异国婚姻的崎岖路该如何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聚焦新加坡外籍新娘:异国婚姻的崎岖路该如何走
2009年07月03日 1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李慧芳(右)刚从北京嫁到新加坡时,一句福建话都听不懂,但是现在她不仅能和家婆李碧香(左)聊天,还时常到夫家的福建面档口帮忙。(龙国雄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家人口秘书处前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本地异国夫妻显著增加,2008年在本地注册的婚姻当中,近40%是新加坡公民与外籍人士的联姻。

  去年的2万1042起婚姻当中,至少一方为新加坡公民,而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对新人是公民与非公民的结合。过去10年来,男性公民迎娶外籍新娘的人数远超过女性公民嫁外籍新郎的数目,占异国婚姻的76%。国家人口委员会的资料也说明,外籍新娘绝大部分是来自亚洲。

  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新加坡一向对外开放的政策,促成了国人与外国人的姻缘。不过,婚姻除了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对不同文化的接纳,还有与彼此家人的相处之道。

  去年6月,国民团结党助理财政陈力学的中国籍妻子吴云云涉嫌刺死小叔一案轰动岛国。这起家庭悲剧揭示了外籍新娘在融入异乡生活与陌生家庭时所面对的心理压力。

  该报近日聚焦在外籍新娘身上,从不同个案看她们怎么走着崎岖的异国婚姻道路。有人越走越顺畅,有人却选择半途而废……

  从房间走出来的北京新娘

  44岁的李慧芳从中国北京嫁到本地已将近20年。和她进行访问时,发现她在一连串的华语词句当中,不经意地说了很多次的“then”,还一直开玩笑说自己很“kaypoh”(福建话,爱管闲事的意思)。

  她说在新加坡这么多年,不可能老把着自己的口音不放。要是这样,就无法和只会说福建话的家婆沟通。

  李慧芳现在虽有这样的想法,但当年她刚搬来,住进丈夫和家人同住的四房式组屋时,并不时常踏出房门与其他人交流。由于家翁家婆较习惯用福建话交谈,她只能和两老比手划脚。为了减低这样的尴尬场面,李慧芳选择躲在房间里。

  回想起过往,她坦言:“从房间里走出来也是一段过程。”

  李慧芳22岁时在北京一家酒店担任内务管理(housekeeping)主任一职。她的丈夫王亚南是电气工程师,当年被公司派往北京公干,监督酒店的部分维修工程。工作上的来往牵起了两人的红线。他们相识一年多后,李慧芳答应丈夫的求婚,到新加坡来组织家庭。

  李慧芳说自己是乐观的人,刚搬到本地时虽曾“自闭”一阵,但慢慢地,她开始从房间里走出来,多和丈夫一家接触。她告诉记者,在自己家里她排行老幺,父母都很疼惜她,不让她做家务,所以嫁到新加坡后,想帮忙家婆,却什么都无法胜任,不但把一家子的衣服洗得一塌糊涂,煮饭时还烧焦了几个锅子。庆幸的是,家婆并没有责怪他。

  李慧芳婚后不久便怀孕,生下大女儿之后,她和家翁家婆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和两老一起照顾小孩,增进了对话机会,老人家开始学习多讲华语,她也慢慢听懂了福建话。

  王家多年前在大巴窑8巷的熟食中心开档卖福建面,李慧芳这些年来断断续续有去帮忙。她现在和丈夫一家人并肩工作,和家婆的关系尤其密切,她还为家婆取了个福建话昵称,叫“阿肥”。

  李慧芳说:“没有两个人的性格是合得来的,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肯定会有摩擦。最重要的是我爱我的丈夫,所以我也会替他爱护他的母亲和家人。”

  得到丈夫疼爱的越南新娘

  来自越南西宁省的洪茵(假名)是通过本地一家越南新娘介绍所认识丈夫的。丈夫和她的年龄相差40多岁,但她一点都不在意。

  洪茵接受访问时说,西宁乡下的男性一般爱喝酒,对老婆并不尊重,所以她一直想嫁给外国男性。洪茵的先生年纪比较大,婚后对她照顾有加。洪茵觉得有丈夫的呵护,帮助她慢慢适应新加坡这个陌生的大都会。

  洪茵说,她原本听得懂一点华语,来这里后和丈夫能聊天,还有加上自己勤练习,现在已经能够和其他人进行一般对话交流。丈夫每年也陪她回老家探望亲戚,所以她不会过于思乡。

  洪茵现在还大力鼓励同乡嫁到本地来。她的表妹最近也来了,希望通过同一家介绍所认识适合的本地结婚对象。

  因婆媳关系离婚的山东新娘

  陈顺德(假名)和中国山东籍的妻子在1999年结婚,今年原本可以庆祝10周年纪念日,但两人今年初正式申请离婚。

  陈顺德1996年被公司派到山东工作,到当地医院做例常身体检查时,认识了在那里当医生的妻子。他被女方坦率体贴的性格吸引,于是展开追求攻势。拍拖三年后,两人共结连理。

  陈顺德指出,结婚前曾把妻子接到新加坡来玩。当时妻子和母亲相处融洽,母亲也没反对他们来往,他根本没料到,婚后会问题重重。

  妻子来到本地后很快取得永久居民权,但由于她的医科文凭不被本地机构承认,无法回到医生岗位,她又不想当护士,所以情绪有些郁闷。妻子过后找到华文补习教师的工作,情况好转。这时她却又和家婆开始发生摩擦。

  陈顺德解释说,开始时妻子与母亲为了琐碎事,比如说,母亲把妻子的东西摆在其他地方,让妻子找不着,就引发互相的不满。妻子和母亲会个别向他抱怨。婆媳关系越来越僵,后来,妻子会故意迟归,等到陈顺德放工后才回家,在家里也尽量不踏出房门。

  陈顺德说:“后来整个家冷冰冰的,她们根本没话谈,我成了传话筒。那段期间我心里很烦躁,很疲惫,当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陈顺德不是没寻找解决的方法。因为是独生子,他不原意和妻子搬出去住,丢下年迈母亲。他也想到辅导中心寻求协助,但妻子和母亲却不愿意配合。

  对陈顺德来说,母亲和妻子像手心和手背,都是亲人,但是她们都性格倔强,加上有年龄和文化上有代沟,一直无法好好相处。加上妻子在本地没结交到知心朋友,无法通过社交活动疏解家庭烦恼。

  为了实现婚姻的梦想,陈顺德的妻子离乡背井,提早结束在医疗事业上的发展。10年后,妻子回到北京,重新开始。对于走过的这段路,陈顺德不仅抱有遗憾,也觉得对妻子心存愧疚。(陈能端)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