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日电 美国《侨报》今日刊发文章,指出在美国汉语热已经日益兴起,仅全美开办的孔子学院就达50余所,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然而,冷观汉语热的兴起,要看到,依附于经济发展的汉语热,与国人期待的文化“软实力”不太搭界。借孔子学院带动汉语热,不足以承受建立国家强势文化之重。中国还需要更多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走向世界。
文章摘录如下:
在美国,汉语热正在从大学孔子学院向中小学延伸。《侨报》报道,目前全美已开办孔子学院57所,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已超过4000所,学习汉语的学生超过14万人。
这是中美共同推动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结果。然而,国人并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要看到,依附于经济发展的汉语热,与国人期待的文化“软实力”不太搭界。虽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汉语热承载和传递着中国文化,却显然不具有人们期待的那种超强的中华文化感召力和政治价值吸引力。
不错,中国人口世界第一,3500多万华人遍布全球,中文使用者也居世界第一,但中文并非强势语言。英国文化委员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并能流利使用的人有4.5亿,2000年全球英语学习者超过10亿,目前全球3/4的邮件用英语书写,80%的电子信息用英文记录。据此,有人曾发出警告:“长此下去,中文有失去在信息社会的话语权的危险”。
尤其要看到,今日世界,中华文化还称不上强势文化。目前美、日、欧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每发布5条消息,就有4条来自美国;80%的视听节目是美国制作。30年来,其实中国一直未摆脱“文化入超”。
文化是一种不逊于经济、政治、军事的力量,缺少强势文化的跟进,耀眼一时的物质文明走不了多远。借孔子学院带动汉语热,不足以承受建立国家强势文化之重。中国还需要更多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走向世界。(李北陵,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