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30日发表文章,从事华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作者在文中指出,在新加坡家长眼中学习华语的必要性,似乎就是考好华语,深怕其他更进一步的知识会影响孩子对于其他科目的掌握。新加坡教育制度中的华文课程,无论是普通华文或是高级华文都一样,几乎只剩下语文应用与理解。
文章摘录如下:
最近,笔者参与了一些教材编写工作,虽然不是直接的教学工作,但也算是教育工作的一环。所编写的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拟定的课程编写,也就是说不能逾越考试的范围。笔者在完成部分工作之后,从负责人处得到了回应:“你得注意一下你所编写的内容,不可以太难。”
奇怪了,内容确实是根据教育部的拟定的课程刚要编写的,怎么说太难了呢?原来,在阅读理解篇章中不能运用课程以外的词语或成语。原因是如果出现了这些词语或成语,学生家长很可能就对这本书却步了,会影响销售量。这个反应让人百思不解。
或许我们有必要理解,家长却步的原因在哪里。他们是不希望孩子的华文程度更好吗?不,应该不是,也肯定不是。华文程度好不是坏事,程度越高,考试成绩就会越好,家长应该是求之不得。其实,他们只是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家长眼中学习华语的必要性,似乎就是考好华语,如是而已。其他更进一步的知识或许只会占据了孩子脑袋的容量,深怕这会影响孩子对于其他科目的掌握。
值得深思的是,考好华语就是学好华语吗?华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化的要求,只是停留在能听能讲吗?
新加坡教育制度中的华文课程,无论是普通华文或是高级华文都一样,几乎只剩下语文应用与理解。当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题都选对了,理解问答都答对了,这就表示孩子把华语学好了吗?语文知识要不要多知一点点?语文驾驭能力要不要更上一层楼?(施丽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