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机会无时不在:金融危机同时为中国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创造了人才储备的机会。资料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51%、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的72%均有留学经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高校,为了吸引海外人才,举措频频,希望在召回精英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方事业的大舞台。
上海:高校30万年薪招聘海归院长
据悉,上海财经大学设立了一项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给引进的海归院长开出30万元人民币年薪。预计到2011年,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的总资金将逾亿。
今年,上海财经大学正式向海内外公开招聘5名学院院长、系主任和所长。而此前,学校已通过此方式引进了多位经济学领域的高层次海外人才。为了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上海财经大学今后每年引进的海归博士将占到新进教师的30%。
上海高校中,从校长到教授、副教授甚至普通的讲师,一半左右的人都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同时很多高校都持续公派教师出国进修并注重海归教员的引进。
宁波:工程学院揽得25位高层次海归
宁波工程学院在金融危机期间策划了“聚英100”行动,计划多渠道吸纳海归,在5年内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100名。
今年3月,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博士后贾辉正式落户宁波工程学院。至此,半年来已有25名高层次海外人才与该校达成了就业意向,而像贾辉这样落户于宁波工程学院并开展工作的高层次海外人才已有12人。
宁波工程学院给出的条件相当吸引人:为受聘海归解决生活住房,提供5万至15万元的工作津贴,且每年提供往返国际机票;落户宁波的人员,不但可享受1万至15万元不等的安家费,学校还提供21万至80万元不等的住房补贴。学校努力创造优越的工作条件,尽可能地为高层次海外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并根据引进对象领域的不同及学科特点,承诺安排3万至150万元科研启动费等。此外,校方还成立了归国留学人才联谊会,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目前,宁波工程学院广纳海外人才的举措初显成效,海归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全国其他高校招收海归的政策也在逐步完善,而国外就业空间的压缩,更强化了海归回国施展抱负的志愿。
海归与本土人才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招聘海归的出发点,国际化教学则是教学制度和教学内容的双重改革。高校招聘不但重视留学背景,更注重海归实力。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宁滨曾表示,“十一五”期末,全校教师中将有1/3是海归,1/3是本校培养人才,1/3是国内其他高校人才。
选择和被选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海归和国内高校的互动,是海归和祖国彼此信心的体现。(林 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