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新西兰《乡音报》报道,为了让下一代到新西兰接受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亚裔家庭无奈而坚定的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父亲在国内工作,母亲带着子女到新西兰读书,这种家庭方式被研究者们称为 “太空人家庭”或者“候鸟”家庭。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港台移民高峰期间,加拿大曾出现许多“太空人”家庭,由于在当地难以找到高薪工作,许多移民家庭中的父亲回到原居地获得原有的收入,而与此同时,母亲则与子女(被称作“卫星”孩子)留在国外,以便孩子接受西方教育,成为当地公民,很多情况下,这种“太空人”家庭的状况甚至达到5至10年的时间。
新西兰的教育当局和研究者们发现,近年来,新西兰的“太空人”或者家庭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其中来自韩国的移民当中,这种情况最为多见。
根据2000年劳工部的一份名为“太空人家庭和太空人夫妇”的报告,除了华裔和印度裔移民之外,亚裔移民家庭或者夫妇中,有四分之一的主申请人一年当中有80%的时间是在新西兰以外的国家生活和工作,而主要原因则是移民家庭中的父亲或者丈夫没有在新西兰国内找到合适的相关工作,而他们的子女只能独自或者和母亲一起在新西兰读书,成为“小留学生”。
怀卡托大学人口研究中心(Waikato University Population Studies Centre)的Elsie Ho博士表示,近年来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分居的家庭数量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看选择“太空人”家庭模式的分居家庭数量还在增加。
基督城中华协会(Christchurch Zhonghua Chinese Society)主席Mei Ding表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接受教育,许多移民家庭选择这种家庭模式,但她表示,分开生活不应当是第一选择,这样的生活模式会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压力很大,特别是对于一个要在全新的环境里生活的母亲来说,另外,当父母双方团聚时,他们还需要时间来互相接受和适应对方。”
新西兰校长联合会主席Paddy Ford介绍说,在小学校园里,这种“太空人家庭”和“卫星孩子”越来越常见,“通常是一些在国内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学好英语”,对于这种现象,他认为应当引起重视,“这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卫星孩子”们和其他单亲家庭的孩子们一样,需要特别的照顾。”
2001年新西兰《心理期刊》(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ology)的一篇文章也指出,这种家庭模式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独自居住,父亲不得不忍耐孤独和寂寞,而和子女们一起在国外生活的母亲们不得不放弃原来在国内的职业,在国外选择最简单基础的工作或做起全职母亲,而带着孩子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尤其是在存在语言障碍和缺少朋友的情况下,生活的乏味和孤独感可想而知,但问题还没有结束:当家人们重聚之后,长期在国内工作的父亲可能希望能恢复往常的生活,但母亲和子女的生活方式已经西化,双方的沟通和相互接受又成为了新问题。(毛毛)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