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马来西亚森州顺德会馆会长:会馆是妈姐第二个家

马来西亚森州顺德会馆会长:会馆是妈姐第二个家

2019年10月29日 14:25 来源:中国侨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国侨网10月29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妈姐也称“自梳女”,在中国南部已有百年历史,而多数妈姐的故乡是广东顺德。许多人对妈姐的印象,还停留在香港连续剧里扎起大松辫、身穿素色衣裤的家佣,不过年老一辈,或曾经被妈姐带大的人,都对妈姐并不陌生。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广东顺德的丝绸业日益艰难,许多妈姐纷纷背井离乡,到海外当起家庭帮佣,而当时的马来西亚也掀起了一股妈姐风潮。后来菲律宾、印尼等家庭女佣崛起,妈姐这个行业也逐渐式微。

  早年间来到南洋打工的妈姐们,为了方便联络乡情,也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立足地,于是创立了森美兰州顺德会馆,让彼此能互相扶持照应,因此顺德会馆也算是妈姐们的“第二个家”。如今,走进森美兰州顺德会馆,还可以看到墙上挂有多张妈姐的黑白旧照,会馆内的小厅还供奉了至少150个先人牌位,超过80%是妈姐。

  据森美兰州顺德会馆会长杨国华介绍,1952年,第一批妈姐创办了森美兰州顺德会馆同乡会,随后在旧黄巴士站后方(端姑慕那威路),妈姐们用存的钱合资买地,建起了一座两层楼的会所,并于1954年开幕。直到1977年,顺德会馆在旁边继续购地,建起了另一座三层楼高的会所,也就是今天森美兰周顺德会馆的前身。

  杨国华表示,会馆就是妈姐们的家。以前,其中一栋会所的二楼有七八间房住有妈姐,一般上是两三个人同一间房。“妈姐们会在会馆里谈天闲聊,相处融洽,去世的妈姐可以在会馆办丧事,所以当时的妈姐都觉得加入会馆是一种保障,遇上问题会馆都会伸出援手。”杨国华说。

  妈姐都是自梳女。尽管有些妈姐领养了孩子,但没有子女的妈姐占大多数,所以会馆就成了她们最后的归所。百年之后,她们的牌位会安放在会馆里。“会馆会提前做好灵牌,一旦有妈姐逝世,就会供奉她们。如今供奉不会再增加了,因为已经没有妈姐了。”杨国华说。

  杨国华表示,自己就是被3个妈姐带大的,这3个妈姐也是他的养母。据他回忆,因为生活作息有规律,生活环境好,加上在家庭打工,都吃得健康,3名养母都活得健康长寿。也因为他的3名养母是妈姐,因此小时候他常常上会馆。当时大人会聚集在会馆闲聊或打麻将,而他就会与其他小朋友嬉戏,会馆里十分热闹。

  “以前顺德会馆真的很热闹,尤其春祭的时候,会有巴士载妈姐及会员前往拜祭,巴士还会挂布条,还有卡车载着人,一路敲锣打鼓。拜祭后大家回到会馆,能拿到烧肉券。当时的烧猪肉有很多条,大家就凭烧肉券排队领取。”杨国华说。

  “因为妈姐没有后代,因此顺德会馆的会员逐渐减少,目前只有138人了。”据杨国华了解,早期的顺德会馆有200多名会员,大多数是妈姐,而且理事阵容几乎都是妈姐。但进入90年代后,因为妈姐不再盛行,顺德会馆理事会才由男性担任。(李彩婷)

【编辑:韩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